【十五从军征原文介绍】《十五从军征》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属于《乐府诗集》中的《横吹曲辞》。这首诗通过一个少年从军多年后归家的所见所闻,揭示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摧残,以及战乱带来的家庭破碎与社会苦难。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
《十五从军征》讲述了一个少年在十五岁时被征召入伍,征战多年后终于回到家乡,却发现家中早已人去楼空,亲人离世,家园荒废,令人唏嘘不已。诗中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控诉。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十五岁就参军出征,八十岁才得以回家。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路上遇到同乡人,问:“家里还有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同乡人)远远望去,那是你的家,坟墓重重。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兔子从狗洞进去,野鸡从房梁飞出。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庭院里长着野生的谷物,井边长着野葵菜。 |
舅舅何在?泪落如雨。 | 表兄表弟在哪里?泪水像雨一样落下。 |
我老兵,无家可归。 | 我这个老兵,没有家可以回去。 |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朴素自然:全诗用词简单,不加修饰,贴近现实生活。
2. 情感真挚动人:通过老兵归家后的惨状,表达对战争的反思与同情。
3. 结构紧凑:情节发展清晰,从出征到归来,再到发现家破人亡,层层递进。
四、主题思想
《十五从军征》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与家庭悲剧的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战争罪恶的作品。它揭示了古代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尊严的尊重。
结语:
《十五从军征》虽短,却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社会意义。它不仅是汉代乐府诗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