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范围】在劳动法体系中,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认定范围主要包括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职业病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其他情形。以下是对工伤认定范围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工伤认定范围总结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这是最常见的工伤类型,包括在正常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内发生的意外伤害,如摔倒、被工具砸伤等。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的
如上班前检查设备、下班后整理工作现场等,若在此过程中受伤,也属于工伤。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比如在工作中与他人发生冲突导致受伤,或者因工作原因遭到他人攻击。
4. 患职业病的
长期从事某些高风险职业,如矿工、化工工人、放射工作人员等,可能患上与职业相关的疾病,如尘肺病、职业性中毒等。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包括出差、参加会议、执行任务等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或失踪情况。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通勤过程中的交通事故,只要不是本人主要责任,也可认定为工伤。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其他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况。
二、工伤认定范围一览表
| 序号 | 工伤认定情形 | 说明 |
| 1 | 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 | 常见工伤类型,如机械伤害、跌倒等 |
| 2 | 工作时间前后从事与工作相关的工作受伤 | 上班前准备或下班后收尾时受伤 |
| 3 | 履行工作职责时遭受暴力伤害 | 如与客户发生冲突、被他人袭击 |
| 4 | 患职业病 | 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引发的疾病 |
| 5 | 因工外出期间受伤害或失踪 | 出差、会议等期间发生意外 |
| 6 |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受伤(非本人主责) | 如骑车、步行时遭遇车祸 |
| 7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根据具体规定认定 |
三、注意事项
- 工伤认定需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
- 提交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事故现场证明等;
- 若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通过明确工伤认定范围,有助于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为企业规范用工管理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