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聪慧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黄琬聪慧》是一篇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东汉时期黄琬年幼时聪明机智的故事。文章虽短,但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展现了古代少年才思敏捷、善于应变的特点。
一、
本文主要讲述了黄琬在一次宫廷宴会上,面对祖父黄琼与太尉蔡邕之间的对话,巧妙应对,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口才。通过这一事件,展示了黄琬的聪慧与机敏,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才华的重视。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黄琬,字子琰,少孤,聪慧有才辩。 | 黄琬,字子琰,年幼丧父,聪明伶俐,有才智和辩才。 |
少为祖父琼所爱。 | 年轻时受到祖父黄琼的喜爱。 |
时孙盛与李充俱在坐,共论《易》。 | 当时孙盛和李充都在场,一起讨论《周易》。 |
琼指曰:“此子可与议。” | 黄琼指着黄琬说:“这个孩子可以参与讨论。” |
琬曰:“大人之言,非吾所及。” | 黄琬说:“大人的言论,不是我所能理解的。” |
琼曰:“若尔,何以不答?” | 黄琼问:“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回答呢?” |
琬曰:“昔者颜回闻一知十,今吾闻一知一,故不敢答。” | 黄琬说:“从前颜回听到一个道理就能推知十个,而我现在只听懂了一个,所以不敢回答。” |
三、注释说明
词语 | 注释 |
黄琬 | 东汉名士,黄琼之孙,以聪明著称。 |
孙盛 | 东晋文学家,曾参与《世说新语》编纂。 |
李充 | 东晋学者,曾任中书侍郎,擅长经学。 |
《易》 | 指《周易》,儒家经典之一,讲阴阳变化。 |
颜回 | 孔子弟子,以聪慧好学著称。 |
闻一知十 | 听到一点能推知十点,形容极聪明。 |
闻一知一 | 只能知道一点,表示自谦。 |
四、文章主旨
《黄琬聪慧》通过黄琬在谈论《周易》时的机智回应,体现了他谦虚而不失自信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知识的尊重和对智慧的推崇。黄琬的言行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华,也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五、启示与思考
1. 谦虚与自信并存:黄琬在面对长辈时既表现出谦逊,又不失自信,值得我们学习。
2. 教育方式的影响:黄琼对黄琬的引导和鼓励,显示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
3. 文化传承的价值:文中涉及《周易》等经典,体现出传统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如需进一步探讨《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或相关人物,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