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不吝的下一句是什么】“改过不吝”出自《论语·学而》篇,是孔子对弟子们提出的一种修身要求。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改正,不要因为面子或习惯而拖延或回避。
那么,“改过不吝”的下一句是什么呢?下面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清晰展示这一问题的答案。
一、原文出处与上下文
《论语·学而》中原文如下:
>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接着在《论语·里仁》中有一句: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而在《论语·卫灵公》中则有:
>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但真正与“改过不吝”相关的句子,是在《论语·子路》中: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因此,“改过不吝”正是对这句话的引申与强调。
二、总结
“改过不吝”强调的是面对错误时应果断改正的态度。其下一句为: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句话进一步指出,如果不改正错误,那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三、信息对比表
| 词语 | 出处 | 原文内容 | 含义解释 |
| 改过不吝 | 《论语·子路》 | “改过不吝” | 发现错误就立即改正,不犹豫 |
| 过而不改 | 《论语·子路》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不改正错误,才是真正的过错 |
| 精神内涵 | —— | 强调自我反省与及时改正的重要性 | 体现儒家修身思想中的自律与担当 |
四、结语
“改过不吝”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准,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古人早已认识到,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正,才能不断成长、提升自我。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