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甄选问答 >

惕厉词语解释是什么

2025-10-28 06:01:35

问题描述:

惕厉词语解释是什么,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06:01:35

惕厉词语解释是什么】在汉语中,许多成语或词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和文化内涵。其中,“惕厉”一词虽不常见,但在文学、历史或哲理类文本中偶尔出现。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与用法,以下将从词义解析、出处背景、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词语解释

“惕厉”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汇,由“惕”和“厉”两个字组成:

- 惕:意为警觉、警惕,表示对潜在危险或问题保持高度注意。

- 厉:有严厉、严格之意,也可引申为严肃、认真。

合起来,“惕厉”整体意思为:时刻保持警觉和谨慎的态度,面对事物时态度严肃、不容懈怠。常用于形容人处事严谨、自律,或在特定情境下需格外小心。

二、出处与背景

“惕厉”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左传》《论语》等经典著作中,多用于描述士人或君主在治国、修身时应具备的品格。

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虽未直接出现“惕厉”,但其精神与“惕厉”相通,强调始终如一的警觉与自律。

三、使用场景

场景类型 使用示例
文学作品 “君子惕厉,慎行谨言。”
历史典籍 “帝王之治,必先惕厉以御天下。”
现代语境 在工作中保持惕厉,避免因疏忽而犯错。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词语
近义词 谨慎、警觉、戒惧
反义词 懈怠、松散、轻率

五、总结

“惕厉”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词语,强调在为人处世中要始终保持警觉和严谨的态度。它不仅适用于古代士人的修身之道,也适用于现代人在工作、学习乃至生活中保持自律与责任感。

通过对其词义、出处、使用场景及相关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词语的深层含义,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词语 惕厉
词义 时刻保持警觉和谨慎,态度严肃、不容懈怠
出处 多见于《左传》《论语》等古籍
使用场景 文学、历史、现代工作与生活
近义词 谨慎、警觉、戒惧
反义词 懈怠、松散、轻率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您能对“惕厉”这一词语有更清晰的理解与认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