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师表全文原文及翻译】《后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撰写的一篇重要文章,与《前出师表》并称“前后出师表”。此文写于建兴六年(228年),是诸葛亮在北伐曹魏期间,面对内外压力,再次向刘禅表明自己北伐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虽然有学者认为此表可能为后人伪托,但其文风与《前出师表》一致,内容也体现出诸葛亮一贯的政治立场。
一、文章总结
《后出师表》主要表达了以下几点:
1. 北伐的决心:诸葛亮强调北伐是恢复汉室、完成先帝遗志的重要任务。
2. 当前形势的严峻性:指出敌强我弱,战事艰难,但依然坚持出征。
3. 对将士的信任与激励:表达对将士的信任,并鼓励他们奋勇作战。
4. 个人忠诚与责任:强调自己尽忠职守,不计个人得失,只为国家社稷。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而轻视我,亲自屈尊三次到我的草庐中咨询国事,因此我非常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未能完成使命,辜负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荒芜之地。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军备充足,应当率领三军,北定中原。 |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我愿竭尽所能,铲除奸佞,复兴汉室,回到旧都洛阳。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所在。 |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我承受皇恩深重,感激不尽,现在即将远行,面对此表泪流满面,不知还能说什么。 |
三、文章特点简述
- 语言庄重,情感真挚:文章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体现了诸葛亮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 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从回顾历史、分析现状到表达决心,层层递进,条理分明。
- 体现儒家思想:文中强调忠君、爱国、尽责等儒家价值观,符合当时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四、结语
《后出师表》虽存在争议,但无论是否为诸葛亮亲笔,其精神内涵和文学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是一篇政治宣言,更是一份忠臣的赤诚之心的写照,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