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的组词有哪些】“兀”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wù”,在汉语中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作为单独的字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词语,表达不同的意思。以下是对“兀”的常见组词进行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概述
“兀”在汉语中有以下几个主要含义:
1. 高耸的样子:如“兀立”、“兀然”。
2. 突然、忽然:如“兀地”、“兀自”。
3. 古代的一种刑具或工具:如“兀术”(历史上的人物)。
4. 表示程度深:如“兀底”(方言中表示“到底”)。
根据这些含义,“兀”可以组成许多词语,涵盖形容词、副词、名词等不同词性。
二、常见组词汇总
序号 | 组词 | 词性 | 含义说明 |
1 | 兀立 | 动词 | 高高地站立 |
2 | 兀然 | 副词 | 突然、忽然 |
3 | 兀自 | 副词 | 自顾自地,独自地 |
4 | 兀地 | 副词 | 突然地 |
5 | 兀底 | 副词 | 到底 |
6 | 兀坐 | 动词 | 独自坐着 |
7 | 兀傲 | 形容词 | 高傲不屈的样子 |
8 | 兀穹 | 名词 | 天空,高远的天空 |
9 | 兀术 | 名词 | 古代女真族首领,后成为人名 |
10 | 兀兀 | 形容词 | 专心致志的样子 |
三、小结
“兀”虽然字形简单,但在汉语中用途广泛,尤其在文学作品和古文中较为常见。通过与不同字的组合,能够表达出丰富的语义和情感色彩。掌握这些常用组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和现代汉语中的表达方式。
如果你对某些词语的具体用法或出处感兴趣,也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考权威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