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若脱兔词语意思是什么】“动若脱兔”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动作迅速、敏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观察与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兔子在受到惊吓时迅速逃跑的状态。下面将从词语含义、出处、用法以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含义总结
“动若脱兔”字面意思是“动作像逃脱的兔子一样快”。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动作非常迅速、灵活,没有迟疑。多用于描述人的反应快、行动果断,也可用于描写动物或机械等的快速反应。
该成语强调的是“动”的速度和“脱兔”的形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比喻性。
二、词语来源与出处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吾闻之,智者不忧,勇者不惧,动若脱兔,静如处子。” |
意义 | 原意是形容人反应敏捷,行动迅速,后来演变为常用成语。 |
三、词语用法与搭配
用法 | 示例 |
形容人 | 他反应极快,动若脱兔,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 |
描述动物 | 那只小鹿动若脱兔,转眼就消失在林中。 |
用于比喻 | 这台机器的反应速度动若脱兔,效率极高。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灵活敏捷、雷厉风行、疾如闪电 |
反义词 | 迟钝缓慢、慢条斯理、反应迟缓 |
五、使用场景
- 写作中:可用于描写人物或情节的紧张感。
- 演讲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突出某人的迅速反应。
- 日常交流:形容别人动作快、反应好。
六、总结
“动若脱兔”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常用于强调动作的迅速与灵活。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表达,都能起到很好的修辞效果。通过了解其出处、用法及搭配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使用场景 |
动若脱兔 | 动作迅速、敏捷 | 《后汉书》 | 形容人或物动作快 | 灵活敏捷、雷厉风行 | 迟钝缓慢、反应迟缓 | 写作、演讲、日常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