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全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江边的景色,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敏锐感受。虽然原诗是两首,但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第一首,尤其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已成为人们形容事物变化最先被感知的经典表达。
一、诗歌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二、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初春江边的景象,通过“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等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借景抒情,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
三、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惠崇春江晚景》 |
作者 | 苏轼(北宋) |
出处 | 《东坡七集》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描绘早春江边景色,借景抒情 |
名句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意象 | 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
主题 | 春天来临的景象与自然变化 |
艺术特色 | 简洁生动,富有画面感,寓意深远 |
四、延伸理解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表面上写的是鸭子对水温变化的敏感,实则暗含哲理——在事物发生变化时,最先察觉的人往往是那些贴近生活、观察细致的人。这句诗也因此被广泛引用,用来比喻对社会、时代变化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人。
五、结语
《惠崇春江晚景》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诗中精华,不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关于“感知变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