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其力的释义】“自食其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依靠自己的劳动和能力来维持生活,不依赖他人,体现出独立、自立的精神。这个成语不仅强调个人的生存能力,还蕴含着对责任、尊严和奋斗精神的肯定。
一、
“自食其力”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民者,国之本也;人者,心之主也。故治国之道,先养其心,养心之道,先正其志。志正则身修,身修则家齐,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是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民之自食其力,乃所以安其身而保其家也。”
从字面意思来看,“自食其力”即“自己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强调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收入或维持生活。它与“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等词语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劳动”和“能力”的结合。
在现代社会中,“自食其力”不仅是个人生活的态度,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鼓励人们积极进取、承担责任,避免依赖他人或社会福利。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自食其力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字面意思 | 自己靠自己的力量生活 |
含义 | 表示依靠自己的劳动和能力维持生活,体现独立、自立、责任感 |
近义词 | 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自立自强 |
反义词 | 依赖他人、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
使用场景 | 描述一个人通过劳动谋生,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感 |
现代意义 | 鼓励个人奋斗、独立自主,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
延伸理解 | 不仅指经济上的独立,也包括思想、人格上的自立 |
三、结语
“自食其力”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面对竞争与挑战,保持自立自强的精神尤为重要。只有真正“自食其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赢得尊重,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