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中药 mdash mdash 垂盆草】垂盆草,又名佛甲草、金钱草,是景天科植物,性味甘、淡、凉,归肝、胆、肾经。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症状。在民间,垂盆草也被广泛用于清热去火、缓解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等。
一、垂盆草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垂盆草 |
别名 | 佛甲草、金钱草 |
拉丁学名 |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
科属 | 景天科(Crassulaceae) |
性味 | 甘、淡、凉 |
归经 | 肝、胆、肾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散结 |
主治 | 湿热黄疸、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水肿等 |
用法 | 煎服或外敷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二、垂盆草的临床应用
1. 清热解毒
垂盆草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炎症性疾病。
2. 利湿退黄
对于湿热型黄疸有较好的疗效,常与茵陈、栀子等搭配使用。
3. 消肿散结
外敷可缓解皮肤肿胀、疮疡疼痛,尤其适合治疗轻度烧伤、烫伤。
4. 护肝降酶
现代研究表明,垂盆草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
三、垂盆草的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科研人员对垂盆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多糖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保肝等作用密切相关。
此外,垂盆草还被用于一些功能性食品中,作为天然的保健成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四、小结
垂盆草作为一种常见且药效显著的中药材,不仅在传统中医中有广泛应用,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展现出良好的前景。合理使用垂盆草,可以有效辅助治疗多种疾病,但需注意其性味偏凉,脾胃虚寒者应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