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在2019年,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与之前相比有所调整,主要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相关文件进行规范。个体工商户的所得税计算主要依据其经营所得,适用的是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以下是对2019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的总结。
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在一年内取得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该部分收入需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2019年的政策,个体工商户可以享受一定的扣除标准,如每月5000元的基本费用扣除,以及相应的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步骤
1.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年收入 - 成本 - 费用 - 损失 - 基本费用 - 专项附加扣除
2. 查找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对应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3.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三、2019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于查账征收)
级数 | 年应纳税所得额(元)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元) |
1 | 不超过30,000 | 5 | 0 |
2 | 超过30,000至90,000 | 10 | 1,500 |
3 | 超过90,000至300,000 | 20 | 10,500 |
4 | 超过300,000至500,000 | 30 | 40,500 |
5 | 超过500,000 | 35 | 65,500 |
> 注:以上税率表为2019年适用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
四、举例说明
假设某个体工商户年收入为100,000元,成本和费用合计为60,000元,基本费用每月5000元(年60,000元),无专项附加扣除。
-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 - 60,000 - 60,000 = -20,000元
(负数表示不交税)
再假设另一家个体户年收入为120,000元,成本和费用为70,000元,基本费用为60,000元,无专项附加扣除:
- 应纳税所得额 = 120,000 - 70,000 - 60,000 = -10,000元
(仍不交税)
再设一家年收入为200,000元,成本和费用为100,000元,基本费用为60,000元,无专项附加扣除:
- 应纳税所得额 = 200,000 - 100,000 - 60,000 = 40,000元
- 查表:40,000元属于第二档,税率10%,速算扣除数1,500元
- 应纳税额 = 40,000 × 10% - 1,500 = 2,500元
五、注意事项
- 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核定征收或查账征收。
- 若有专项附加扣除,可进一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 2019年起,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调整为5000元,影响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2019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相对清晰,但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经营情况及税务政策进行详细核算。建议个体工商户及时了解最新税收政策,合理规划税务,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