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新知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教学设计

导读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教学设计很多人还不知...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教学设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联系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情景交 融的写法。

3.通过诵读这首诗,体会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重点)

2.联系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难点)

教学过程 时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 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 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二、作者介绍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 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 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三、学习诗歌

1.教师范读,领读诗歌

2.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3.学生自读体会。

4.交流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5)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四 、诗歌赏析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 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 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运用了拟人 的表现(修辞)手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未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 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3. “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 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 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用:(1)点明时令: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这句话中,含有对友 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三、尝试背诵。

四、相同题材诗歌交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等。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