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新知 >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美工区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导读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小班区域观察记录美工区,小班区域观察记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区...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小班区域观察记录美工区,小班区域观察记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

  观察目的:娃娃家角色的分配

  观察对象:“娃娃家”的五位幼儿

  观察时间:20xx年12月5日区域活动时间

  观察地点:小三班教室“娃娃家”

  观察实录:

  今天是第三组的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有5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宝宝。孩子们进区后,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也要了当妈妈”,原来是欣欣和萱怡小朋友都争着当妈妈了,而其他三位小朋友都已经戴好了角色牌,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们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蹲下身子问欣欣和萱怡:“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萱怡抢先回答:“因为我平时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欣欣也说:“我也喜欢当妈妈。”

  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就对娃娃家的宝宝说:“那我们先来朗诵刚学过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儿歌吧!”孩子们马上大声的念起了儿歌,儿歌念完,我马上问:“为什么说是幸福的家呀?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一旁的“爷爷”钲文说:“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爸爸泓博”也在一边补充道:“还有小朋友呀!”我接着说:“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亲又相爱!”梵希点点头说:“我家也是的。”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接着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角色,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三个戴好角色牌的小朋友说:“爷爷、爸爸、和小朋友真棒,不争不抢的选好自己的角色。”我又看看欣欣和萱怡说:“老师提个建议,今天萱怡来当‘妈妈’,欣欣当‘奶奶’,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角色,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奶奶’当的好?可以吗?”通过调节和劝说,萱怡最终当上了“妈妈”,欣欣当上了“奶奶”。刚开始“奶奶”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奶奶”就开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观察分析:

  1.孩子们到娃娃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如:自己选择角色,戴好了角色牌。)

  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奶奶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所以当有“妈妈”和“奶奶”的角色选择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选当“妈妈”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角色,所以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选角色牌。其实孩子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的自己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调整措施:

  1.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知道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角色,我及时的用念儿歌的方式,让孩子停止了争吵。并加以提问,加深孩子们对家庭角色的认识。

  3.教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我用建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但当孩子的投入到游戏当中的时候,能马上忘掉不开心,这也是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

  4.小班孩子在自选角色这个规则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孩子无法协商角色的选择时,教师要酌情参与指导,制定轮换角色的规则,并用图片的形式记载孩子表演过角色的轨迹,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时,要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珍惜自己的机会,同时对能自主协商分配角色和谦让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帮助小朋友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遵守规则。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5.在评价环节,运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孩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把遵守规则内化,逐步培养他们自愿、自觉的遵守轮换规则的好习惯。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2

  区域名称:娃娃家

  观察时间:20xx年五月

  材料提供:娃娃衣服、柜子等

  观察记录:早餐过后,幼儿像往常一样在音乐伴随下进入了活动区。一进区蔓蔓就发现娃娃家新增了几件小衣服,她拿起一件花上衣,兴奋地说:“我也有,这件衣服。”田田听到蔓蔓的说话就走了过来,“小娃娃的衣服”她马上拿起衣服给娃娃穿,蔓蔓也抱起了一个大布娃娃,她一边给娃娃套一袖一边对田田说:“天冷了,娃娃要穿衣服了,是吗?”田田答道:“是啊,不穿衣服娃娃会生病的,生病了就要打针的。”说完,他们各自忙着给娃娃穿衣服。田田的娃娃小,她一会就给娃娃穿好了。蔓蔓的娃娃大,有一边衣袖怎么也穿不进焦急起来,田田这时转过来帮蔓蔓,并和蔓蔓一起把娃娃的手往衣袖里套。

  区域名称:小动物的家

  观察时间:20xx.6

  材料投放:可乐瓶制成的`各种动物

  观察记录:

  为了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我悄悄将材料放入了活动区。早餐过后,幼儿在音乐伴随下进入了活动区。贝贝和天天一同来到小猫、小狗、小兔前,拿起来看了看,贝贝把小猫、小狗、小兔看了一遍就又到其他材料篮里东翻翻西瞧瞧去了。天天拿起小狗后,将小狗转了一圈,突然发现旁边有食物,他拿起一个萝卜就往小狗嘴里放,嘴里自言自语的说:“我给你吃东西。”接着又从篮里顺手拿起一块骨头,放入小狗嘴里。当他拿起第三个食物萝卜时,他停下了手看了看,开始翻食物的篮子一边翻一边说:“萝卜、骨头、小鱼。”于是他换了一块骨头放入小狗的嘴里。玩了一会,他又拿起小猫来喂,这时他发现了勺子,他试着拿勺子喂小鱼。贝贝在活动区里转了一圈后,见天天在喂小猫,就走到天天旁看天天喂食,觉得挺好玩也抱起一只小猫来喂。他找了找没见有勺子,就一把抢过天天的勺,天天大叫:“老师,他抢我的勺子。”我马上走过去,只听贝贝嘟喃着“我没有勺子喂小猫了。”我忙对他说:“那我们来找找还有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喂小猫?”贝贝看了看篮子,摇了摇头“没有了”我拿起一个镊子说:“试试看,镊子行不行?”贝贝拿着镊子慢慢地夹起了一条鱼,放入了小猫的嘴里。“老师,我喂小猫吃鱼了。”贝贝高兴的叫了起来。天天看到后,也跟着换了镊子夹鱼。

  分析:

  区域活动

  内容、材料丰富,有利于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并适于幼儿个别沟通的优势,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使教师能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观察幼儿,及时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

  贝贝对游戏材料进行无意识地罢弄,较长时间东看看,西瞧瞧,我认为作为教师应不急于引导,而给予他们充分探索的时间,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材料,以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发生争抢,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即化解了矛盾又保证了游戏的正常进行。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3

  观察状况记录:

  幼儿的绘画主题是《我要飞》,他画的样貌很滑稽,头仰着像睡觉的样貌,四肢张开。

  评价与分析:

  这个幼儿是个潜力较强的幼儿,他的绘画功底算是不错,虽然样貌很滑稽,但却是表现出了“飞”的样貌。

  教师介入策略:

  其实“飞”的样貌不能固定我只指导幼儿朝那儿飞,看到了什么,在飞的`基础上添画所看到的东西。

  改善措施及目标:

  幼儿绘画的如何飞,怎样飞,不能固定在他的思想里,我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画出飞的样貌,添画更多丰富的资料。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4

  观察情况

  今天区角活动时,李瑞宏小朋友很快就进入了益智区,熟练的拿起了一盘积木,把积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接着他拿了小方块积木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垒高。过了一会儿,他把小方块积木全部都垒了起来。他看了看桌子,发现没有了,就开始东张西望,我发现他有点心不在焉了。

  这时,我看到李瑞宏又去拿了一盘其他的玩具玩起来了……

  观察分析

  我在观察他是在瞎玩,还是有目的的在操作。如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有所转移,就应及时介入,启发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继续进行建构。

  措施与结果

  在幼儿刚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没有进行指导。之后当我发现孩子对于本次活动的兴趣有所减弱时,我就及时用启发性的语言进行了引导,为他寻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保护图书、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还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

  1、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滴滴、叭叭!”的汽车叫声,有的还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

  2、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见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看!这本书宝宝已经在哭类!它可伤心类!”没人反应,最后还是乐乐小朋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

  3、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看!我这里有奥特曼!可好看类!”这么一叫,引来了旁边小朋友的兴趣,于是旁边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争我抢,可怜的那本图书,只听“哗”的一声响,撕破了!

  4、书然在图书区呆了很长时间,只见他拿了一叠书,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叠书往椅子上一放,当垫子做。

  我的反思:

  面对以上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应该要即使去引导和纠正,因为当孩子们形成了某种不良的习惯后,要去纠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让孩子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让她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去尝尝行为产生后的苦果。任何的说教都没有幼儿直接的经验感受来的真切,来的有效!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5

  区域:娃娃家

  时间:20xx年6月03日

  区域观察记录:孩子们最喜欢的区角时间又到了,孩子们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角,小家悦、林品研和小香凝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娃娃家,可是不一会儿,却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才不想当爸爸呢”,紧接着我赶紧来到了娃娃家看看怎么回事,经过询问,才明白原来是小家悦和香凝小朋友都争着当妈妈,而品研小朋友准备好了要当宝宝,在旁边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我非常不解孩子们为什么这两个孩子不想当爸爸呢?我蹲下身子问小家悦和香凝:“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我知道香凝平时是个比较强势、不罢休的孩子,香凝抢先回答:“因为我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这时候小家悦也不甘示弱的赶紧说:“我也喜欢当妈妈,不想当爸爸,爸爸不好玩。”听到这里,我若有所思,平日里爸爸陪孩子的时间少,妈妈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很重要。

  现象分析:

  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相比之下,爸爸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可能平时爸爸陪孩子的时间少一点。小班孩子已具备初步的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就会争论不休,我想这也与孩子的自己为中心有关。

  策略调整:

  我马上问:“家里有些什么人呢?”品研说:“有爸爸和妈妈。”小家悦补充道:“还有小朋友!”我接着说:“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大家在一起相亲又相爱!”小家悦像个小大人一样赞同的点点头说:“我也觉得。”我接着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角色,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我又看看小家悦和香凝说:“李老师有个好主意,小香凝是姐姐,姐姐让着妹妹,今天我们让小家悦来当“妈妈”,香凝当“爸爸”,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换一下角色怎么样?”我转过头看看边上的品研说:“品研小朋友真棒,不争不抢的选好自己的角色,准备好要当“宝宝”了,来,“宝宝”亲亲“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吧!”这个主意小香凝同意了,小家悦最终当上了“妈妈”,香凝当上了“爸爸”。刚开始“爸爸”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爸爸”就开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极易转移,她们喜欢表演,一旦投入就很快融入到区角中。

  分析反思:

  我觉得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要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知道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加以引导,用建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但能很快投入到游戏中,这也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时,要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同时对谦让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同时更要重视区角完成以后的评价,让孩子发现问题,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6

  谁去菜场买菜

  在11月中旬,我们将所有娃娃家里的菜集中起来增设了一个“绿色超市”。超市正常营业了,生意好得不得了。

  情况一:娃娃家的妈妈出来买菜,随后爸爸又再出来,到超市里大肆购物,家里的灶台上,餐桌上全堆满了各种蔬菜和水果。

  情况二:爸爸和妈妈一起出门,途中不断争抢篮子。孔晨豪爸爸说:“你回家做饭吧,我去买菜,把篮子给我!”朱美芬妈妈:“我是妈妈,我去买菜,你要不要去抱娃娃啦?”两人商量未果,一直争论到超市里。但是,达到超市以后,爸爸妈妈买菜时却能有商有量。

  情况三:经过调整以后,爸爸妈妈知道只能有一个人去超市买菜,家里需要留一个人看家和照顾娃娃。王思齐妈妈一个人到超市以后,“买”了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可是离开时却没有付钱,而超市营业员只一味地给客人拿东西,自己一个人沉浸在发放材料的乐趣中,根本不记得要收钱。

  【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我们小班孩子的角色意识越来越强了,对于游戏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能自发地想起新的游戏内容,并且大胆向xx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兴趣所在,我们的超市也是由此得来。在增设超市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买菜的时候是很起劲的,可是买了菜回家却不知道如何让安置它们,随意乱放。

  在情况二中,可以看出爸爸妈妈不会协商,仍然以自己为中心,对于新鲜的事物争抢不休。而在情况三中,可以看出,我们小班孩子对于新角色也很有兴趣。其实超市里的材料还是原来娃娃家里的材料,而她却可以以一个新的身份去摆弄材料,这让他很兴奋。然而,角色的里面的'职责,她就没有尽到,完全忘记了卖给别人东西时她要向客人收钱这么一回事。

  【指导策略】

  1.情景回放:小班幼儿对于看自己的照片特别感兴趣,我们就可以将情况一的现象拍摄下来,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全体幼儿看,让孩子们来说一说,哪里不对,应该怎么做。这样把问题还给孩子们自己解决,比老师在一旁苦口婆心地说教更为有效。

  2.提示要求: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引导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在出门前要商量好,确保家中有人照顾娃娃。表扬在超市里买菜有商有量的爸爸妈妈,并引导他们可以把在超市商量买什么菜的对话引用在其他方面来。

  3.谈话讨论:活动前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去超市买东西时,他们看到的营业员都是怎么工作的,客人买了东西要不要付钱。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营业员的职责,明白客人买东西需要给钱的道理。

  4.示范教育: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影响,特别喜欢模仿。所以教师在游戏前可适当进行示范教育。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7

  班级:小班 姓名:红红 年龄:4岁

  环境:班级建构区内,纸杯若干

  观察目的:

  了解幼儿建构游戏的能力,观察幼儿动手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等发展情况。

  观察记录:

  红红和明明在建构区玩纸杯游戏,红红从插在一起的一叠纸杯中拿下一只纸杯递给明明,明明把纸杯反扣在地上,再接过红红给的第二只纸杯,他们反复进行着这样的活动,地上放满一层纸杯。红红从一叠纸杯中抽出一纸杯纸时,越来越兴奋,有时嘴里会冒出“7”、“5”等数字,手上还剩几个杯子时,她自言自语道:“我还有呢。”接着又说:“我还剩两个,还剩一个。”红红手上没有纸杯了,她爬走了,纸杯作品处只有明明一人还在忙活。红红爬到另一组小朋友堆高的纸杯处,拿起小朋友堆的第三层上的纸杯,松手让纸杯掉在地上,然后笑起来:“倒了。”这时,还有一组小朋友堆的纸杯高楼倒了,红红看见大笑:“又倒了。”红红指着自己的纸杯作品说:“我的纸杯不倒”。红红回到自己的纸杯前,明明还在独自忙活,红红将第一排的纸杯做了修改,她拿起一只纸杯反扣在两只纸杯上,连续完成了四个,然后看了看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大笑。

  评价分析:

  小班幼儿大部分时候还是以“平行游戏”为主,他们在游戏中交流的.语言并不多,有时是自言自语。红红在和明明一起游戏时递给明明一个纸杯,明明就放一个纸杯,红红有时多抽出一个纸杯她还要放回去一个,红红按照自己定的规则在游戏。这一过程红红和明明没有一点语言交流,他们的交流来自于传递纸杯的合作动作,还有他们所默认的纸杯摆放方式。红红在玩纸杯游戏的过程中看得出非常开心,她在递纸杯时还不时冒出一些数字表达她的纸杯即将递完的成功感。红红在看到别的小朋友作品倒了非常兴奋,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作品最好不会倒,但是,在观看了别人作品后,红红还是受到启发,她将自己的纸杯作品也向上堆了一层,红红充满自信的孩子,很满意自己的作品。

  支持策略:

  1.红红虽然语言表达较好,但是还是自己和自己说,她和明明的语言交流几乎没有,除了传递纸杯,其余都是各自忙活,教师可以牵线搭桥式间接参与进来,引导孩子多一些合作的内容以及语言的交流。

  2.明明和红红的作品以平面为主,可以启发他们如何将纸杯堆得高高的又不会倒,挑战一下纸杯堆高的游戏。

  3.教师提供的纸杯有两种颜色,在接下来的游戏可以试着启发幼儿将纸杯按颜色分类建构,或提供一两种辅助材料增加纸杯游戏的趣味性。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8

  观察对象:xx xx

  年龄:5岁

  观察日期:20xx5年9月29日

  观察者:赵惠

  观察地点:小班活动室

  观察时间:9:30-10:45

  使用方法:轶事记录法、照片记录等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是否能够持久的进行拼图活动。

  观察记录:

  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时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子阳兴奋的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不是吗?”边说子阳边把一块拼图放在合适的地方。朱羽馨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的拼图,她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羽馨拿起其它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找到要放的合适的地方,于是她翻开卡片后面的`标记,很快找到了相应的地方。当收区音乐响起时,羽馨看看没有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放回原处。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9

  背景分析:

  这段时间,我班正开始《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探索活动,孩子们对动物表现出很亲近的感情,也喜欢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

  幼儿行为实录:

  音乐活动《小白兔捉迷藏》开始了,老师扮演了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戴上了胸饰,老师开始让大家听一段音乐,音乐刚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小白兔跳出来玩,有的说:它去拔萝卜去,还有的说:它去超市买好吃的。老师看到孩子们情绪十分高涨,又提了问题:那你们听听后面的音乐,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们一下十分安静,侧着耳朵听着,有的先说了:“小兔休息一下。”还有的说:“小兔在吃东西了。”只有子瑜说:“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来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着,最后老师做了一个表扬他的动作,大家应和着他的意见……可是等狼来捉小兔时,大家都变成花、草、树、石头等,等狼过来问:你是谁呀?没有一个说是小兔,子瑜说:“狼是食肉动物,它不喜欢吃草的。”看来孩子们还能区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呢!

  教师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生成了有关食物链的'问题,也热衷于讨论食草和食肉动物的话题,在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生成式主题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小班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活生生的知识,这些活动使我的教学实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小班孩子,他们也可以是生成活动的主人。虽然,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动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样能产生较多、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但实践让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戏,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真正符合幼儿需要,有利于每个孩子提高和发展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改进措施:

  1、在事先的准备上,创设更贴近小班孩子生活经验的情境,容易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

  2、教师还要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重视个别在集体中表现。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0

  时间:20xx.03.28

  区角名:娃娃家

  班级:小二班

  记录教师:王xx

  去娃娃家啦,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是小班孩子对家的寄托,是个温馨的被窝。站在娃娃家门外一眼望去,娃娃家很热闹: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宝宝,并且各有分工,妈妈在厨房辛勤地做饭,为家人准备午餐。爸爸在书房工作,用电脑呢!哥哥在客厅看电视,哦!是小朋友最喜欢看的《熊大熊二》,不时还露出笑脸,今日天气有点热,顺手把空调开了;姐姐在卧室里摆放着洋娃娃呢,是在帮娃娃换衣服、梳头发吧!宝宝在干嘛呢,在睡觉......

  分析与反思

  娃娃家,小班孩子的.最爱。可是最近发现孩子不再那么感兴趣了,是他们长大了,不在需要这个情感寄托了吗?其实不是,而是教师对他们进入娃娃家太随意了。并且作为一个独立的娃娃家区域,过于单调,如果能有几个平行的家庭就好了,就会有更多的游戏生成,像串门做客、交往就更趣味了。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1

  9点50分区域游戏活动开始了,选科学区的人都没有。于是我重点介绍了科学区的小游戏“扎不破的气球”,我拿出一个气球和一根针,问孩子们:“如果我拿这个针扎这个气球,气球会怎样呢?”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会爆掉。”又问孩子们:“咦,有办法让球不破吗?”几位胆大的男孩子立马去了科学区,孩子们结伴商量玩什么,怎么玩?

  一开始小霖直接拿起气球吹打,用钉子一扎,气球立马破了;小轩马上拿着气球放到桌上,用铅笔头去戳气球,边上的小朋友立马捂住耳朵,砰地一声,气球又爆炸了;翔翔看到同伴们都失败了,就找了一个瘪瘪的气球,用铅笔在上面戳着,气球没破,但笔也没进去,但翔翔很兴奋,叫来同伴:“看。我的气球扎不破哦!”并用铅笔头扎气球给同伴看。孩子们对游戏很好奇,但又不会方法,都有些气馁,“怎么才能扎不破呢?”小轩来问我,我邀请他们观看视屏,当孩子们看到用尖竹签穿过气球,气球没破,都惊奇地说:“真的扎不破呀!”“怎么才能扎不破呢?”“我发现秘密了,要从这里扎。”小霖指着吹气口说,“那你们再去试试。”于是孩子们进行了第二轮实验。

  只见小轩一手拿笔,一手拿着气球,小心翼翼地将笔尖往气球吹气口那端扎,边上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手里的气球,几个胆小的孩子还用手捂住耳朵。小轩经过努力,笔尖终于扎进了气球里,气球没爆,边上孩子都露出笑脸。小霖和小权也试了起来,他们用竹签往气球吹气口那端扎,过了好一会儿,碰一声,小霖手里的气球爆掉了,只见小权的竹签头奇迹般地扎进了气球里,气球却没有爆,大家非常惊讶。小权对小霖说:“要轻轻地慢慢地转动竹签,我就扎进去了。”“那能不能像我们刚看的一样,将竹签再穿过气球的另一头呢?”我对小权说,边上孩子们也期盼的望着他,“那我试试。”他小心翼翼地将竹签进入气球后,轻轻地往前扎,结果在竹签要穿出气球的'时刻,气球破了。聚精会神地孩子们都散开了,很失望。

  学习分析:

  小霖:你是个好奇心强的孩子,胆子也比较大,愿意尝试,性子也急,动作大,急于探索,对于失败也不害怕,敢于尝试。

  翔翔;你的好奇心很大,愿意尝试,善于观察,你会观察别人的实验,再去尝试自己的发现,喜欢告诉同伴你的发现。

  小轩:你勇于尝试,愿意求助,积极寻找方法尝试,在失败中寻找答案,在观看中找到方法,在尝试中体验成功,很棒!

  小权:你是个胆大心细的孩子,善于观察,对于有把握的事情也小心翼翼,在试验中十分仔细、专注,你还善于分享,乐于把自己的好方法教给同伴。今天的你真的很棒!

  一开始我并没有介入游戏,只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气球的弹性橡胶有一个很大的张力,孩子虽然不懂这道理,但第一次摸索中已经有了模糊概念,特别是几个吹大的气球,一扎就破,而翔翔那没吹大的气球却怎么也扎不破。

  在科学区角活动中要注重幼儿自主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的培养,但当幼儿探究停滞时,教师可适时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幼儿深入探究。当我发现孩子们在实验不成功后,情绪沮丧失望,有幼儿找我帮忙,马上用小视屏吸引他们,让他们去发现气球真能扎不破,激发他们探索欲望,帮助幼儿重拾信心与兴趣。孩子们观察很仔细,都发现了秘密:要从吹气口扎进去,从顶部出来。幼儿在第二次实验成功后,情绪立刻很激动,也很兴奋,同时也吸引了其他孩子的注意力,让那些孩子也感受到扎不破气球的神奇。

  讲评时请四位小朋友向全班幼儿分享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帮助幼儿深入了解扎不破气球游戏的秘密。

  吹气口和气球顶端是两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它们的颜色较深,存在着使气球收缩的力,而且竹签穿过时摩擦所产生的热会让分子彼此牵引而收缩,这时空气不会漏出去。孩子们不知道原理,但能切身体验、感知、操作获得发展。

  在科学区区中,我们设法引导每个孩子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幼儿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等过程,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尝试条件。游戏中指导孩子换个方向改从气球的顶端部位穿入,或许能打开孩子的思路。下次科学区中还可以增添透明胶带纸,让幼儿去尝试第二种实验“扎不破的气球”,让孩子们再次体验神奇的过程,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奥秘和惊奇正等着去发现,去探索。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2

  材料投放:各种运水的工具。

  观察要点:

  孩子们用各种运水的方法。

  孩子们在用我们收集的各种工具装水,他们发现有些不能装水的东西,如:有洞的瓶子、漏斗等,想办法后也能让他们装进水的。他们都觉得篮子是不能装水的,篮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斗一样响了办法后也能装水呢?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们。

  悬念设置策略是指教师将幼儿在一次区角活动结束时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悬念,让幼儿在下次活动中找答案的教学策略。每次区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如何将幼儿的探索积极性、主动性加以保护,并使之延续和发展,使孩子们能比较持久地对探究物发生兴趣,教师必须将幼儿相互交流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出来,鼓励幼儿继续探究,直到发现它的秘密为止,这样为下次的区角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为老师下一次的区角活动的精心准备提供了目标要求。例如:篮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斗一样响了办法后也能装水呢?这个问题激发了幼儿下一次探究的兴趣,使探究活动能继续深入下去。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3

  观看记录:

  允允和琪琪进入阅读区后,在看了一圈后,允允拿出了一只兔子的手偶套在了手上,琪琪手里拿了个萝卜,允允看到后说:“萝卜萝卜”就让小兔子“吃”起了萝卜一边嘴巴里说:“好好吃呀,好好吃呀”并接过了琪琪手里的萝卜,允允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了三遍“好好吃呀,好好吃呀,我宠爱”一边又将萝卜还给了琪琪,转身开头在手偶中找了一个瓢虫的手偶套在了另外一只手上,瑶瑶这时放下了手里正在看的《藏在哪里了》这本书,捡起垫子上的乌龟手偶套在了手上想和允允一起玩手偶,允允一个人沉醉在自己的手偶中一边仿照起了小动物走路的声音,一边让手里的手偶走起了路,并没有理睬瑶瑶,瑶瑶就把手偶放回去,在书架上找了《农场》这本立体书,刚翻开允允就带着手偶中的小动物“爬”了过来,瑶瑶就带起了奶牛的手偶和允允还有琪琪三人玩起了手偶,仿照着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一会儿允允手中的小动物走了,瑶瑶又看起了《农场》这本立体书,一边看一边翻开里面的立体页面给允允看,同时瑶瑶戴上了书本封面上的奶牛手偶仿照着奶牛的走路样子,而琪琪开头拿了本立体书看了起来。在整个过程中萱萱不受任何人的影响拿了主题内的书一页页地翻着,看完一本又换一本地看着主题内的各种有关小动物的书。

  观看分析:

  手偶和立体书是语言区比较受欢迎的材料,这两样都是比较立体和直观地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手偶可以直接戴在手上仿照动物的声音、走路姿势,戴上手偶让幼儿对自己所扮演的动物角色更有代入感,更情愿去仿照,同时会和旁边的幼儿产生沟通,《纲要》指出,应“支持、鼓舞、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沟通的乐趣……”幼儿在摆布这些手偶的同时,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也进展了人际交往力量。

  立体书的翻阅往往给幼儿一种处处是惊喜、处处有隐秘的感觉,每次幼儿在翻阅立体书的时候都会一页一页认真地翻阅,不错过任何一页,幼儿在翻阅的同时也会露出惊喜的表情,也会相互猜一猜到底里面藏了什么,给幼儿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语言的沟通。

  思考与跟进:

  在今日的观看中,瑶瑶在摆布了一会乌龟的手偶后,马上换上了奶牛的`手偶,并且反复看着《农场》这本书封面上的奶牛的图片,手偶与书上内容的相结合,更引起了幼儿扮演的爱好,更情愿去仿照,也加深了对奶牛外形的理解。材料不禁思考手偶材料的投放如何挂念幼儿加深对故事和动物外形的理解?在下一次的材料调整中是否可以不是按材料的种类进行分类,而是书本与书本中对应的手偶一堆堆分类摆放,以便幼儿在摆布手偶的同时更了解书本中的内容。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4

  观察事件记录:

  区域游戏开始了,我看见梓月小朋友第一个搬着椅子走进了图书角,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地挑选着,一边挑选,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本书看过了,这本书也看过了当拿起『的爸爸』这本书时,迟疑了一会儿,并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她的表情和手势,她很想知道并读一读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好一会儿。我及时过去告诉了她这本书的名字,她很开心,跟我念了一遍书名后,认真翻阅起来,一边小心地翻阅着,一边轻轻地讲述这时她看到王秋子也搬了小椅子过来看书了,就连忙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我还可以给你讲一讲呢!王秋子愉快地点点头并坐了下来,于是她俩亲密地边看边讲了起来。

  游戏结束讲评的时候,我引导大家观察了一下她们看过的这本书,大家发现书的角都是平的',我及时表扬了她们,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保护书籍,看懂看好每一本书,并送给了她们一枚漂亮的小贴画。

  分析:

  这段时间随着优秀儿童读本不断投入语言区,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的积极性。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虽然她们喜欢看图书,但是有一局部孩子还没养成看图讲述的习惯及保护图书、有序翻看的好习惯。

  措施:

  今天我抓住梓月这个典型事例,及时让孩子们分享她看书的乐趣,并引导孩子学习她好的习惯和方法,还在集体面前对她进行了奖励,相信对孩子们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效果:

  通过上面两位幼儿的典范作用,班级里的孩子在图书角看图书时,比以前更认真了,更加爱惜图书了,图书角再也没有撕坏图书现象了,图书摆放也很整齐。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5

  一、观察情况

  在幼儿园领导的支持帮助下,这个学期我们小班顺利的开展了五个区域活动,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它们的创设都符合了小班的年龄特点,分别有建构区、美工区、娃娃家、钓鱼台、科学区。而本月我将重点的观察幼儿在钓鱼台的操作活动并指导幼儿如何操作,还有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的把钓鱼台区域做得更让小朋友喜欢,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新的乐趣。

  在开展区域活动这个月中,当我创设了“鱼塘”投放小鱼在里面,还提供了鱼竿,我发现了小班小朋友刚开始都很喜欢进去里面玩,尤其是平时很好动的庞博、陈宗鹏小朋友居然能够安静的在那里钓鱼了,而且还带动了其他小朋友一起去玩,而我在旁边也经常鼓励他们耐心的钓鱼,看谁钓的多。刚开始他们还兴趣勃勃的钓鱼,可是过了几天我发现很少有小朋友去光顾钓鱼台了,我过去问小结、小博等小朋友为什么不去钓鱼台玩了?他们告诉我,老师这个太难钓了,我都钓半天了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跟小光等几个小朋友在钓鱼台里一起寻找原因为什么那么难钓到鱼?为什么孩子们都不喜欢玩?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我们一起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的结果是:

  1.鱼钩里的磁铁太小了小鱼很难被吸上来。

  2.小鱼嘴里的铁丝太细又小,很难钩到。

  3.鱼塘太浅鱼竿的绳子太长了也是影响钓鱼。

  4.没有固定的挂鱼竿架子,那些鱼竿的绳子是麻绳很容易缠在一起,每次钓鱼都要解很久,都没有兴趣去玩了。

  5.品种太少了,就单单有鱼不好玩,应该还要其他东西。

  二、观察分析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他们就是喜欢玩,而不是要把玩当成一种任务去做,小孩子刚开始兴趣勃勃的去玩是因为他们好奇,从来没有玩过的,而老师别误以为真的开展成功了,我们要好好反思一下,当我们教师投放东西进区域的`时候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投放安排,我们要将心比心,如果我们是幼儿,这样的操作我会感兴趣吗?这样的工具会对我钓鱼有阻碍吗?有时候要多在幼儿角度看待问题,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

  三、措施与结果

  经过跟幼儿们一起沟通讨论,知道了幼儿们不喜欢去钓鱼台玩的原因,我也反思了自己,因为我考虑得不是很周到,设计得没有合理才让小朋友不喜欢玩的,所以我后半段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一一的改善,把鱼竿的麻绳子改用普通易解开的绳子,把纸箱弄成一个鱼竿架子,让小朋友们放在那里不易打结,而且还把绳子根据鱼塘的高度适当的剪短了一些,跟小朋友们还一起制作了别的东西投放在鱼塘中丰富幼儿操作。磁铁和铁丝也改变了一点了,现在小朋友在里面玩得很开心,我也将会跟踪到底,一路观察幼儿,随时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跟他们做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制作,一起发现问题。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6

  观察记录:

  今天安排了一个小组的小朋友进行生活角的活动。柯瑜进行的是倒水工作;婷婷进行的是打洞工作;诺诺进行的是扣纽扣工作;琪琪、修修进行的是叠毛巾工作。他们已进入区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于是,我对他们进行了一一指导,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了工作。柯瑜倒得很认真,虽然一开始有很多水都洒在了杯子外面,但是通过一次次的练习,她逐渐能够把水倒入杯子里了。琪琪和修修在我的指导下一下子就掌握了叠毛巾的技巧,但是我后来才发现,并不是他们一下子掌握了技巧,而是因为毛巾本来就有折痕,他们是对着折痕叠的直至活动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教育反思:

  虽然这批孩子是第一次进行生活角的活动,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活动的技巧。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生活方面的技能对他们来说还是最重要的我们创设的生活角的内容如倒水、打洞、叠毛巾等活动还是比拟贴近幼儿的生活,对他们的生活有所帮助的而且,这些活动都是本学期新设的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都比拟喜欢,所以会产生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现象。而且通过操作,他们的'能力明显有所提升,并且可以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当然,如上所述,孩子们并没有真正掌握叠毛巾的技巧,既然老师发现了,就可以尝试解决。如,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们叠有折痕的毛巾,让他们掌握叠的技巧,然后利用纸让孩子们当毛巾进行折叠,这样就没有折痕了。最后可以提供一些没有折痕的毛巾让孩子们折,逐步递升。从这里也让我看到了,老师在提供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到层次性,带着孩子们逐步提升。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7

  观察时间:4月25日

  观察地点:教学活动、晨间区域

  观察资料:

  相对于2月、3月的‘太凶’行为,在教师的不断纠正下,家长配合,她也在慢慢的改正这些坏习惯,积极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依照昀昀的一贯兴趣爱好,很喜欢去美术区,可是由于一向来的晚,所以美术区的小朋友都满了,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她去一些不常去的区域,在《老虎拔牙》活动中,我请她去“拼老虎区”试一试,我先示范拼了老虎,她开始兴奋的念“老虎、老虎”还指着图片下头的红色彩纸说“红色的、红色的.”,我朝昀昀竖起大拇指说“真棒”她也开心的跟着说“真棒!”看到她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我顺势给昀昀介绍了拼图的玩法,告诉她要“找一找”拼出完整的一幅“老虎”。之后我请昀昀自己来试一试,开始时,她很认真的按要求寻找着拼图,那幅拼图需要4块小图。昀昀找到了3块,就指着说“老虎、老虎”我提醒她还缺一块,她又在篮筐里找了一番,没找到,就自己跑走了。

  分析与措施:

  根据昀昀的这个情景,我也思考,昀昀经常性的选择美术区、画画区,能在美术区坚持很长的时间,是因为画画是昀昀的特长,在画画中,她能够体验到成就感、提升自己的自信,越画越好!而很少、不太愿意去选择其它区域,是因为她不敢尝试,怕出错,所以昀昀尝试其它区本身就是一个提高,可能对其它的小朋友的要求是拼完整,可是对昀昀的要求能够稍微的放低一些,比如说拼了3块也能够对她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她下次继续参加该区域的兴趣,以此类推,让昀昀去积极尝试各种区域,让她有全面的发展。另外,也应积极的与家长沟通,请昀昀按时来园,保证游戏时间的充足!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8

  观察对象:子墨

  性别:男孩

  年龄:6周岁

  活动资料:生活活动

  观察目的

  培养幼儿不打断别人讲话,耐心倾听的习惯。

  观察实录

  团体活动完毕,孩子们去喝水了,子墨来到我身边小声对我说:“教师,我想给小朋友们唱首歌,行吗?”“能够啊!”我十分高兴地回答他。我组织好孩子们,说了子墨的想法,子墨开始唱了,可刚唱了第一句,有的`孩子就喊:“我也会”;“他唱得不对”......活动室乱作一团,子墨的歌声被淹没了,只听见嬉笑声。子墨难过地回到了座位上。

  平时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景,教师话说到一半,孩子们就开始七嘴八舌了,部分孩子也经常插嘴,不等教师把话说完就急于回答,结果答非所问。

  分析记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表现欲十分强,可是不知等待、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话听一半的坏习惯也凸显了出来。在大班时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采取措施

  1.组织一些团体游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如“传话筒”“听指令做动作”“和我说相反”等等。

  2.班内安排一些师幼对答小游戏:如“小嘴巴—没声音”“xxx—请注意”“听我说—请您讲”等等。

  3.教师自身找原因,要耐心听幼儿说话以身作则。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19

  观察时间:10月21日

  观察对象:龙浦、嘉诚

  观察场景:娃娃家

  观察情景

  午时,孩子们进入活动区开始做游戏,龙浦进入娃娃家后拿起,给妈妈打起了。这时,嘉诚看见了上去就抢,嘴里还说着:给我打一个,给我打一个。龙浦不让。两个孩子立刻要抢起来,把那些小朋友有玩具要一起玩,要别人的东西要商量的话抛在了脑后。我立刻走过去,说:嘉诚玩具是龙浦先拿到的',等他打完了你再打好吗?嘉诚虽然不抢了,但仍不甘心地看着龙浦手中的,我灵机一动,找来班上另一部并大声说:铃嘉诚快来接,爸爸找你。嘉诚快乐地跑来了,拿起:爸爸,你在上班吗?我把幼儿园搞的乱七八糟的听着嘉诚可爱的话语,我笑了!

  简单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我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介入并加以引导,使矛盾化解,保证了游戏活动正常开展,又不影响幼儿游戏情绪!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20

  观察对象:徐xx

  观察时间:20xx年xx月xx日

  观察目的:了解该幼儿与同伴的交往情况及自理能力。

  观察事件: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来到运动场地,有的开始运轮胎来搭建自己喜欢的游戏场地,有的.开始在架好的木梯上有序的攀爬,而徐xx却站在场地的一边不知该干什么,也没有加入同伴的游戏,这时,和她同组的一名幼儿喊道:“xxxx,快来和我们一起玩。”听到同伴的呼唤,徐xx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她朝同伴走了过去,和她们一起玩起了游戏。

  “起床了”,小朋友听到我的声音马上都坐了起来,开始穿自己的衣服、裤子,徐xx也不例外,她动作较其他同伴稍显慢些,待其他同伴一个个都已来到自己的座位时,徐xx却在床边蹲着,我以为她在穿鞋子,走近一看,她已经穿好鞋子了,可她为什么不出去呢?我催促她快点出来,她这才慢吞吞地从午睡室走了出来,边走边看她的鞋子,是在确认有没有穿错吗?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21

  观察记录:

  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了。今天我安排了建构能力较好的幼儿去建构区活动。孩子们像往常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积木开始玩了起来。于是我静静地观察着孩子们的活动。突然传来了争吵的声音,凯迪一个劲地喊:老师,老师,她抢我的积木。一只手还不停的与旁边的幼儿拉来拉去。这时,我看到凯迪对菲菲说:你把积木给我。菲菲不甘示弱:积木是我先拿到的,是我的这时凯迪更加生气了,站起来一把抓过菲菲手里的积木。这时,我过去了,凯迪看到我过去了,马上抢在菲菲前头跟我说,她抢我的积木。

  分析与反思:

  凯迪在家里的小皇帝,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事事都顺着他,这样长久以来就让凯迪养成了自己为中心的`性格。在活动中,他就认为这个积木是他喜欢的,就应该是他的,所以一定要抢过来。这里我通过与家长的交流,通过家园同步来改善孩子的性格。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