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新知 >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导读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是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下面将会介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是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下面将会介绍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具体如下。

2、 每克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16.7kJ(4kal)的能量,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能量中,50%~65%由碳水化合物提供。

3、糖原是肌肉和肝脏碳水化合物的储存形式,肝脏约储存机体内1/3的糖原。

4、一且机体需要,肝脏中的糖原即分解为葡萄糖以提供能量。

5、碳水化合物在体释放能量较快,供能也快,是神经系统和心肌的主要能源,也是肌肉活动时的主要燃料,对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供能,增强耐力力,提离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6、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组成和多活动。

7、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为2%~10%,主要以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胞、细胞器、细胞质以及细胞间基质中,糖和脂形成的糖脂是细胞与神经组织的结构成分之一,除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外,糖结合物还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

8、节约蛋白质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机体为了满足自身对葡萄糖的需要,则通过糖原异生作用将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供给能量;而当摄入是够量的碳水化合物时,则能预防体内或膳食蛋白质消耗,不需要动用蛋白质来供能,即碳水化合物具有节约蛋白质作用。

9、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体内有足够的ATP产生,也有利于氨基酸的主动转运。

10、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分解代谢,需要葡萄糖的协同作用。

11、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体内脂肪或食物脂肪被动员并加速分解为脂防酸来供应能量。

12、在这一代谢过程中,脂肪酸不能彻底氧化面产生过多的酮体,酮体不能及时被氧化而在体内蓄积,以致产生酮血症和酮尿症。

13、膳食中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因此称为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

14、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15、可用通式Cx(H2O)y来表示。

16、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17、它可以为人体提供热能。

18、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

19、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0、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21、营养供给(1) 供给能量:每克葡萄糖产热16千焦(4千卡),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消化变成葡萄糖或其它单糖参加机体代谢。

22、每个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没有规定具体数量,我国营养专家认为碳水化合物产热量占总热量的60~65%为宜。

23、平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高,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获得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它营养物质。

24、而摄入单糖或双糖如蔗糖,除能补充热量外,不能补充其它营养素。

25、同时应多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淀粉、不消化的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和低聚糖等碳水化合物;限制纯能量食物如糖的摄入量,提倡摄入营养素、能量密度高的食物,以保障人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及改善胃肠道环境和预防龋齿的需要。

26、(2) 构成细胞和组织: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脑膜、细胞器膜、细胞浆以及细胞间质中。

27、(3) 节省蛋白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不得不动用蛋白质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将影响机体用蛋白质进行合成新的蛋白质和组织更新。

28、因此,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类是不适宜的,因肉类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这样机体组织将用蛋白质产热,对机体没有好处。

29、所以减肥病人或糖尿病患者最少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要低于150克主食。

30、(4) 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31、(5) 抗酮体的生成:当人体缺乏糖类时,可分解脂类供能,同时产生酮体。

32、酮体导致高酮酸血症。

33、(6) 解毒:糖类代谢可产生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与体内毒素(如:药物 胆红素)结合进而解毒。

34、(7) 加强肠道功能:与膳食纤维有关。

35、如:防治便秘、预防结肠和直肠癌、防治痔疮等。

36、其它:碳水化合物中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有润滑作用。

37、另外它可控制细脑膜的通透性。

38、并且是一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前体,如嘌呤、嘧啶、胆固醇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