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新知 >

王昌龄简介(王昌龄简介)

导读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王昌龄简介,王昌龄简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王昌龄(698年-757年),字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王昌龄简介,王昌龄简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行大,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曾任龙标县尉。

2、唐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

3、生平王昌龄父母家庭已不可考,只知其早年生活较为贫困。

4、在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

5、在进士登第之前或任校书郎期间,王昌龄很可能去过西北地区,这对他的边塞诗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6、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博学宏词科。

7、外调做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尉。

8、二十七年,被贬岭南,途经襄阳,与孟浩然见面。

9、开元二十八年-二十九年(740-741年)迁江宁丞。

10、天宝二年(743年)至天宝十二载之间(753年),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

11、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来到江宁,天宝十四载十月至至德二载(757年)之间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12、据说高适曾为此而为王昌龄伸冤。

13、扩展资料:文学成就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14、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

15、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16、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

17、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18、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

19、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20、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21、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

22、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嫔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

23、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

24、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2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昌龄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行大,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曾任龙标县尉。

26、唐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

27、生平王昌龄父母家庭已不可考,只知其早年生活较为贫困。

28、在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

29、在进士登第之前或任校书郎期间,王昌龄很可能去过西北地区,这对他的边塞诗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30、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博学宏词科。

31、外调做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尉。

32、二十七年,被贬岭南,途经襄阳,与孟浩然见面。

33、开元二十八年-二十九年(740-741年)迁江宁丞。

34、天宝二年(743年)至天宝十二载之间(753年),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

35、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来到江宁,天宝十四载十月至至德二载(757年)之间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36、据说高适曾为此而为王昌龄伸冤。

37、扩展资料:文学成就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38、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

39、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40、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

41、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42、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

43、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44、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45、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

46、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嫔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

47、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

48、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49、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50、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51、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

52、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53、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54、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55、被谤谪龙标尉。

56、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57、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58、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59、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60、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

61、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62、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

63、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

64、[1]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

65、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66、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67、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

68、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69、[2]中文名王昌龄别名王少伯、王龙标、王江宁民族汉族出生地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出生日期约武周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之称。

70、代表作品为《从军行》《出塞》《闺怨》。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