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新知 >

司马相如子虚赋赏析(司马相如子虚赋)

导读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司马相如子虚赋赏析,司马相如子虚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子虚赋》的特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司马相如子虚赋赏析,司马相如子虚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子虚赋》的特点是张扬大国风采,帝王气象,气势恢弘,篇幅较长,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2、《子虚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客游梁孝王时所作。

3、此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

4、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

5、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表现了汉一代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

6、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

7、扩展资料《子虚赋》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8、前三段写云梦泽的地理风貌和自然富有,中间四段写楚王游猎云梦之乐,最后一段写乌有先生对子虚的批判,归结讽谏主题。

9、前两个部分列述奢侈淫游的种种表现,后一部分揭示淫逸奢侈的危害。

10、子虚以使臣的角色出现,其所陈述的内容,所表达的感受,既是他个人的,同时也与他使臣的身份、使命有直接的关系。

11、他的荣辱之感已同楚国的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

12、作品中的乌有先生是齐人。

13、虽然他没有维护齐或代表齐之利益的使命、职责,但谈话间却无不为齐争辩。

14、他在夸耀齐之广大以后说:“然齐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

15、何为无以应哉?”这就不是以朋友的或个人的口吻谈话,而是在批评子虚的同时,也于言谈间维护齐的威望。

16、作品中的人物已不是单体的个人,他们承载起了群体的感受与意识。

17、同时,作品内容的展开和人物对话中的冲突,更深刻地展现出不同时代、不同人群间的思想冲突,通过子虚、乌有二人的对话,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使命意识。

18、作品开篇便揭示子虚的身份:他是楚的使臣,出使于齐,受到齐王的热情接待:“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田。

19、”畋猎毕,子虚“过诧乌有先生”。

20、二人思想观念的差异也随之展开。

21、在诸侯分立的时代,诸侯交际、聘问的历史上确实存在各式各样的明争暗斗,使臣与出使国君臣彬彬有礼的交往中存在着对荣誉、利益的挑战和维护。

22、同时,使臣是否受到尊重及在何等程度上的尊重,则是两个诸侯国间关系的直接表现。

23、晋赵孟出聘郑,受到特殊的礼遇,不取决于晋郑的友好,而在于郑对晋的依附,在于赵孟执掌晋之政柄,加之以他个人的君子风范和人格魅力。

24、与之相反的,则是诸侯与使臣交往中一些隐藏在温文尔雅外衣下的明争暗斗。

25、前代诸侯间的争斗与不快,正是子虚在出使中显得极为敏感的原因。

26、在《子虚赋》中,大国诸侯恃强凌弱,妄自尊大的强国心理,对使臣的使命意识构成威胁。

27、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是古代使臣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28、而不辱君命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和形式,特别是大国之间,既要完成出使任务,还要在应对间,宣扬国之长或优势,显示其国力,扬威诸侯。

29、这是贯穿于子虚滔滔宏论中的潜台词,也是构成《子虚赋》中第一个波澜的主色调。

30、乌有先生对子虚的回答中不免有为尊者讳,有维护齐之威望的嫌疑。

31、他认为,齐王“悉发境内之士”的畋猎,完全是出于对使臣的热情,“以娱左右也,何名为夸哉!”否定齐王有炫耀之意。

32、至于说询问楚的情况,在他看来,也是极其友好的表示:“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余论也。

33、”都是出于好意。

34、反倒是子虚过于敏感,将友好的接待误解为比权量力的明争暗斗。

35、乌有先生进而指出,子虚的谈话使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有而言之,是章君之恶;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

36、章君恶而伤私义,二者无一可。

37、”如果他所说属实,那就玷污了使臣的使命,不仅没能张显楚王的德,反而暴露了楚王贪图淫乐奢侈的缺点。

38、如果他仅仅出于虚荣心而说了谎话,则表明他缺乏诚信,人品操守有亏,作为使臣来说,也是不称职的。

39、《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有着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

40、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

41、它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汉族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42、希望对你有帮助。

43、《子虚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客游梁孝王时所作。

44、此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

45、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

46、总的来看都是张扬大国风采、帝王气象。

47、此赋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48、首先,在作品中人物的设定及所表现的感情的特质方面,《子虚赋》同前此的作品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49、在屈原的《离骚》、《九章》中,作者都是直接抒情,贾谊的《吊屈原赋》也基本如此。

50、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通过假设问对的方式展开,作品中出现楚王和宋玉两个人物。

51、枚乘的《七发》假托于楚太子与吴客,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假设的人物实现,而其情感特征仍属于个体的性质,即作品中的“宋玉”、“吴客”个人的认识或感受。

52、子虚、乌有的对话则不然。

53、这里固然是两个单体的人在谈话,但这两个人物所承载的身份、意义却已不同。

54、子虚以使臣的角色出现,其所陈述的内容,所表达的感受,既是他个人的,同时也与他使臣的身份、使命有直接的关系。

55、他的荣辱之感已同楚国的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

56、作品中的乌有先生是齐人。

57、虽然他没有维护齐或代表齐之利益的使命、职责,但谈话间却无不为齐一辩之处。

58、他在夸耀齐之广大以后说:“然(齐)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

59、何为无以应哉?”这就不是以朋友的或个人的口吻谈话,而是在批评子虚的同时,也于言谈间维护齐的威望。

60、作品中的人物已不是单体的个人,他们承载起了群体的感受与意识。

61、这一变化对《两都赋》和《二京赋》的人物设定都有深刻的影响。

62、其次,作品内容的展开和人物对话中的冲突,更深刻地展现出不同时代、不同人群间的思想冲突,通过子虚、乌有二人的对话,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使命意识。

63、作品开篇便揭示子虚的身份:他是楚的使臣,出使于齐,受到齐王的热情接待:“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田。

64、”畋猎毕,子虚“过诧乌有先生”。

65、二人思想观念的差异也随之展开。

66、《史记集解》引郭璞曰:“诧,夸也。

67、”子虚拜访乌有先生,本出于炫耀的动机,此后,其所谈的内容与这一动机正相合。

68、子虚向乌有先生解释畋猎中捕获很少,自己却很高兴的原因说:“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

69、”他高兴的是自己看破齐王的用意,而自己又有办法予以应对。

70、他认为,齐王与使臣猎,并不仅仅出于热情好客,而是想借此炫耀国力,以压倒楚。

71、他对齐王“矜而自功”的态度十分敏感,而齐王的发问:“楚亦有平原、广泽游乐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何与寡人?”更使他感到盛气凌人的挑战性的口吻。

72、在回答中,子虚极言己之卑微,自称“楚之鄙人”,极言己见闻之贫乏,对楚的苑囿“未能遍睹”,“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

73、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

74、然而,就是这仅见其一又特小小的云梦,便足可胜过齐。

75、他对齐王的回答中处处显示楚之强盛,同齐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76、他作为大国使臣对自己君主、邦国的荣誉极力维护,对涉及这方面的言论、行为极其敏感。

77、这里贯穿着他对使命意识的理解与坚守。

78、在诸侯分立的时代,诸侯交际、聘问的历史上确实存在各式各样的明争暗斗,使臣与出使国君臣彬彬有礼的交往中存在着对荣誉、利益的挑战和维护。

79、同时,使臣是否受到尊重及在何等程度上的尊重,则是两个诸侯国间关系的直接表现。

80、晋赵孟出聘郑,受到特殊的礼遇,不取决于晋郑的友好,而在于郑对晋的依附,在于赵孟执掌晋之政柄,加之以他个人的君子风范和人格魅力。

81、与之相反的,则是诸侯与使臣交往中一些隐藏在温文尔雅外衣下的明争暗斗。

82、《晏子春秋·杂下》载,晏子使楚,楚王赐晏子酒。

83、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84、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85、”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86、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87、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88、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王笑曰:“圣人非所与嬉也,寡人反取病焉。

89、”楚王预先导演了齐人因盗窃被捉的闹剧,欲取笑晏子。

90、而晏子却给以有力的反驳。

91、楚王的导演和自我解嘲中潜伏着齐、楚两大诸侯争胜的阴影。

92、在《子虚赋》中,仍然是齐、楚两大诸侯间的事,只是宾主关系发生了变化。

93、齐成了主人,而楚则为使臣派出的客方。

94、主动权操在齐王手中。

95、在子虚眼中,齐王成了彬彬有礼的挑衅者。

96、子虚则成为维护君国利益、尊严的使臣。

97、更有甚者则是诸侯国间的无礼之行。

98、《榖梁传·成公元年》云:“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父跛,曹公子手偻,同时而聘于齐。

99、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

100、萧同侄子处台上而笑之。

101、闻于客,客不悦而去。

102、”这是对使臣及其诸侯国恶意的戏耍。

103、四国使臣对这侮辱极为愤慨,终于导致翌年晋与鲁、卫、曹败齐,齐顷公也险些被俘。

104、如此严重的问题并不曾发生在子虚身上。

105、但是,诸侯间争斗的必然性却在左右着齐王,也成为子虚使臣意识中的重要因子。

106、这些前代诸侯间的争斗与不快,正是子虚在出使中显得极为敏感的原因。

107、在《子虚赋》中,大国诸侯恃强凌弱,妄自尊大的强国心理,对使臣的使命意识构成威胁。

108、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是古代使臣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109、而不辱君命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和形式,特别是大国之间,既要完成出使任务,还要在应对间,宣扬国之长或优势,显示其国力,扬威诸侯。

110、这是贯穿于子虚滔滔宏论中的潜台词,也是构成《子虚赋》中第一个波澜的主色调。

111、乌有先生对子虚的回答中不免有为尊者讳,有维护齐之威望的嫌疑。

112、他认为,齐王“悉发境内之士”的畋猎,完全是出于对使臣的热情,“以娱左右也,何名为夸哉!”否定齐王有炫耀之意。

113、至于说询问楚的情况,在他看来,也是极其友好的表示:“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余论也。

114、”都是出于好意。

115、反倒是子虚过于敏感,将友好的接待误解为比权量力的明争暗斗。

116、这些解说实在勉强。

117、他用近乎轻描淡写的语调对齐、楚进行比较,也掩饰不住大国的自豪。

118、至于说到:“然位在诸侯,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则表明他比子虚、比齐王有所收敛而已。

119、但他谈话的要点尚不在于为齐王辩护,而在于对子虚的批评。

120、他从一个更高的思想层面谈问题,指出子虚所言,“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婬乐而显侈靡”,“必若所言,固非楚国之美也”。

121、这里指出,诸侯国的君主,应重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国策,这才是他所认为的诸侯国之美。

122、作为一个使臣,就应张显自己君主在这方面的美。

123、而那种对国家幅员与实力的依仗与张扬,都表明其精神之美的缺乏。

124、乌有先生进而指出,子虚的谈话使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有而言之,是章君之恶;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

125、章君恶而伤私义,二者无一可。

126、”如果他所说属实,那就玷污了使臣的使命,不仅没能张显楚王的德,反而暴露了楚王贪图婬乐奢侈的缺点。

127、如果他仅仅出于虚荣心而说了谎话,则表明他缺乏诚信,人品操守有亏,作为使臣来说,也是不称职的。

128、乌有先生的谈话中注入更高的人文精神,即不是徒争物质之强弱,不以强盛的国力构建诸侯关系中的强势话语,而是要在新的强国之美的基础上进行诸侯间的对话。

129、这是对诸侯国交往中重德尚义精神的承袭。

130、《国语·楚语下》载楚使王孙圉聘晋,赵简子问楚宝白珩。

131、王孙圉曰:“未尝为宝。

132、”“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他列举两个贤人和富饶的薮泽,强调说,这些都大有利于国家,这才是“楚之所宝者”。

133、战国之世,侵伐攻略不断,各诸侯国势力盛衰消长往往系于人才之得失。

134、于是,以人为宝,已成为一些有作为君主决策的核心问题。

135、如燕昭王礼遇郭隗、乐毅,已成为千古美谈。

136、而在诸侯交际间,也往往表现出彼此在如何认识“国之宝”方面的差距。

137、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威王与魏惠王畋猎,魏王问齐“亦有宝乎”,并自炫其车前后的宝珠。

138、齐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

139、”然后举出几位贤臣,说明他们对国家的贡献。

140、上述诸侯或使臣的言论中都关系到如何认识自己君主或诸侯国之美,如何张显自己君主或君国优势的问题。

141、在这些方面,子虚的认识过多地着眼于物质条件,而乌有先生则在兼顾幅员物产的同时,突出了人文精神,批评子虚所夸耀的并不是楚之美,是与上述较具人文精神的言论相背离的。

142、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若楚王之猎确如子虚所言,则是贪婬乐而显侈靡,并非楚之美事,子虚作为使臣,应知如何维护国之尊严,不能将楚王之恶显示于天下。

143、孔子云:“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44、”乌有的言论中不曾涉及前代文献记载,然而,在作者运用的文学语言中已经浸透了前代思想滋养。

145、他们二人之间的言论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使臣意识,表现出对国家之美的两种不同理解。

146、他们的言论中也表现出两个文学人物间的差异:子虚是一个徒逞一时之快的思想浅薄的人。

147、乌有先生则是诸侯对立时期的贤士的形象。

148、两个形象的差异和他们言论的交锋构成了《子虚赋》中文脉的波澜。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