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新知 >

交传是什么意思(交传)

导读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交传是什么意思,交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同传是最难的,国际惯例都是15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交传是什么意思,交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同传是最难的,国际惯例都是15分钟一轮换,对翻译的要求是最高的,也是最费脑力的。

2、因为翻译需要迅速的在讲话人说话的同时就将其翻译成外语,所以需要相当的水平,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是很难做得来的。

3、交传相对来讲就容易一些,就是说一句翻译一句,没有同时性。

4、翻译员可以在脑中有一个思考的时间。

5、同传和交传都是口译的方式形式,交传被称为连续翻译或即席翻译,指的是议员在讲话时用源语讲完一部分或全部讲完以后,再用译语把讲话人所表述的思想和情感以口头的形式,重新表述给听众的一种翻译形式;而同声传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员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

6、交传---是交互式传译的简称,指说话者说完一段话后,翻译者再翻译。

7、准确度较高,好的翻译可以达到90%以上。

8、同传---是同声传译的简称,指翻译在说话者讲话的同时进行翻译。

9、准确度较低,再好的同传翻译,也只能达到70%左右。

10、译员必须兼顾各种问题,平衡各种关系,甚至短期间有可能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

11、以下分享一篇文章。

12、研究生时代,我曾试图探索同传的极限:一个译员,在没有搭档的情况下究竟能坚持多久?在多长时间后,会出现头脑空白、胡言乱语、精力不济的情形?为此,我曾在自己身上做过试验,坚持一个人做30分钟、40分钟甚至1个小时同传。

13、谁知,工作后,我遇到的一个最极品的出访任务竟然是1个人做2天同传(每天超过4小时),3天交传,还伴有时差、晕车、高原反应、睡不好觉等各种困难,简直可以算口译“极限战”的样本了。

14、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案例。

15、我在《浅议机关翻译》一文中曾指出,AIIC和欧盟对口译员的要求根本不符合中国国情,更不适用于机关翻译,特别是单位出于节约开支或其他考量只带一个翻译出来参加国际会议时,这位译员既要做会议同传(有时是耳语、有时需要进同传厢),又要做双边拜会的交传,甚至还要负责外事联络、行政后勤和购物、导游等。

16、如果哪个在机关工作的翻译敢对领导说“除了翻译,我不管其他事”,“我要睡单间,联络、后勤别找我,第二天还得翻译呢”,那就等着卷铺盖走人吧。

17、6月初,跟着一个代表团去一个欧洲国家和一个非洲国家开会。

18、这两个国家分别与我国有6个小时和5个小时的时差。

19、因为行程安排很紧(八项规定出台后,外事出访有在外停留的时间限制),下了飞机晕晕乎乎直奔会场,钻进厢子带上耳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要做同传。

20、偏偏那个会场的同传厢都在二楼,领导就坐的主会场却在一楼。

21、在会议开始前,眼见几个外国友人上前与领导套近乎,赶紧出厢子飞奔下楼救场;寒暄完毕,赶紧三步并作两步上楼钻厢子……单位里只有我一个人能做同传,整整两天的会议没人与我轮换。

22、看着欧洲同行们3人一组进行接力,我连羡慕的时间都没有。

23、虽然每隔40-60分钟有茶歇,但在北京时间深夜两三点、顶着时差和旅途疲劳的情况下一个人做同传,还真有些吃不消。

24、在不间断地翻译了2小时左右,我实在感觉嘴巴跟不上大脑的节奏,一些平时脱口而出的东西就在嘴边,怎么也想不起来,只好利用同传技巧模糊化处理或进行提炼与压缩,选主要内容说。

25、会议结束,欧洲同行们有说有笑喝水、评论,我连洗手间都来不及上,要在第一时间飞奔下楼跑到领导身边,以防某些国际友人又上来搭讪、攀谈。

26、个中艰辛谁知晓?除了同传,交传也很辛苦,尤其是陪同翻译。

27、我一直对交传抱有极大的敬意,因为他们要直接面对挑剔的听众、某些不懂装懂假行家或为显示自己故意找茬的半吊子专家。

28、像这次在非洲国家的访问,高温、暴晒、条件脏乱差、设施简陋,代表团普通团员尚且可以跑到领导视野所不及的地方喘口气,照个相或打个伞,但陪同翻译必须紧跟领导,随时应付突如其来的各种问题:非洲兄弟用刚在土里刨过的脏手递上食物,你再不情愿也得装作高兴的样子吃下去,否则就是“看不起穷哥们儿”,再严重点就是“破坏中非友谊”;天气炎热、紫外线强烈,领导不遮阳,翻译就不能撑伞;高原反应严重,头痛欲裂,晕车吐得苦胆都快出来了,但不能休息和倒下,因为全团只有你一个翻译;欢迎招待会,别人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的美食,但翻译不能休息,更不能大吃大喝,要坐在领导后边随时准备应付上来交流的人;翻译甚至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因为保不齐刚好你去上厕所了,有国际友人过来与领导说话,而领导找不到翻译……除了上述各种情况,翻译还要应付各种口音、各种议题、各种突发问题,因为聊天是最不可能提前准备的,谈话对象也是不可控制与选择的,有时领导不了解情况,还会私下询问翻译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如果答不出来,就等着回去坐冷板凳吧。

29、综上,通过这次出访,我总结出翻译打好“极限战”应做好几点准备:打好基础,夯实内功。

30、面对时差、疲劳、天气等各种原因,我也出现过大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表述的情况,但因为学生时代基础比较扎实,“童子功”练得不错,基本还能撑下来,不出什么大问题。

31、工作后,才发现在语音室或同传厢里做翻译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状态,你永远不可能准备得万事俱备才出场做会,要随时做好应对突发状况、在仓促之下登场亮相的心理准备。

32、因此,功夫下到平时,打好基础,才能保证至少发挥出一半以上的水平。

33、2、学会适应,灵活应变。

34、时差、极端气候、身体不适、基础设施条件不佳……这些外在因素都会影响翻译的水平,但对于客户(特别是本单位的领导)而言,没有任何理由,翻译发挥不好就是水平不佳,就是“下次别用这个人”。

35、为了自己的前途,in-house译员们必须学会在短时间内适应各种条件,或者根据条件变化灵活应变。

36、如果不能练就不分时间、地点倒头就睡的本领,就要练成在睡眠不足、精力不济的情况下强撑着做口译的本领;如何不能练就抗寒耐热的本领,就要在行李中考虑携带相关衣物或药品;如果不能练就“吃嘛嘛香”,定时排便的特点,就要考虑只吃安全的食物或借助药物,不要因为身体原因影响水平发挥。

37、3、要有“眼力价儿”。

38、“有眼力价儿”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情商高,会干事,眼里有活儿,知道因势而动。

39、作为翻译,尤其是陪同领导的翻译,一定要连就“眼力价儿”。

40、比如,不能让领导离开自己视野之内,在为主要领导服务之余不能忘记代表团其他成员的需求(有些大领导比较自我,喜欢与外方主要官员握手之后就自己溜达走了,不管代表团其他人。

41、如果这时有国际友人与代表团其他成员说话了怎么办?如果溜达走的领导遇到其他人上来交谈怎么办?翻译先兼顾谁?)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42、与free-lance的自由与随性不同,in-house译员必须兼顾各种问题,平衡各种关系,甚至短期间有可能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

43、但是,从长期看,无论是机会还是能力,一个好的in-house译员得到的会远比free-lance多很多。

44、这也算“能量守恒定律”吧?转自:口译网。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