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知 >

郑板桥是怎样的人?(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2022-11-06 11:05:25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郑板桥是怎样的人?,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郑板桥,又名郑燮,江苏兴化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2、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虽然他的出生地在兴化县,但在当时属江南省扬州府所管辖,因此郑板桥也是广义上的扬州人。

3、郑板桥的一生,为康熙六十一年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4、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余年。

5、郑板桥为官前后的时间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

6、郑板桥幼童之时,以开设私塾的父亲为师。

7、郑家的堂前屋后都种有竹子,板桥打小时候就得与青竹为伴。

8、在冬天里,其乳母费妈妈将竹竿制成窗棂,糊上一层薄薄的白纸,既亮堂又可防风。

9、那阳光把竹的影子投射进来时,随着外面的风儿摇动,就成了一幅幅飘浮的墨竹画。

10、郑板桥的艺术细胞也许就是这般无师自通地逐渐育养出来。

11、郑板桥在习字和做诗文上,还得到了其外祖父以及名士陆震、朋友王国栋与顾万峰等的悉心指导和点拨。

12、《清史列传》说到郑板桥“少工楷书”,郑板桥《署中示舍弟墨》中自称:“字学汉魏,崔蔡钟繇,石碑断碣,刻意搜求。

13、”雍正元年(1724年),刚中秀才不久的郑板桥,因无业可就来到扬州。

14、这也是他第一次在较长时间里走进扬州,“十载扬州作画师”。

15、其间,曾经有两年多时间,出游过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北京等地;也曾驻足扬州天宁寺潜心研习举子之业,间或返回兴化老家。

16、但一直在生活在扬州,卖画、写字和作诗已是他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17、乾隆十八年(1753年),郑板桥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

18、结束了十余年为官生涯,两袖空空,只得又前往扬州卖画。

19、扬州八怪中的金农等几位好友终于团聚在一起了。

20、就在盛大的聚会宴席上,朋友李葂为郑板桥撰写了一幅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让众人拍手叫绝。

21、从此以后,一直到乾隆三十年(1766年)板桥病逝在他的兴化老家,便一直呆在扬州卖画。

22、日子过得虽说清贫,但这是他艺术上最成熟、最辉煌的高峰时期,可以说郑板桥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文人书画的新天地,也奠定了他在扬州画派的地位。

23、两袖清风的郑板桥名言:难得糊涂诗: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24、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