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知 >

不肯去观音什么意思(不肯去观音)

2022-11-05 22:00:49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不肯去观音什么意思,不肯去观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不肯去观音”的来由:原本是由一位日本僧人慧锷,来中国九华山请观世音入住日本的,因为日本人从未见过观音法相,所以前去九华山请佛。

2、在请动佛之后,还差几海里就到日本的时候狂风大作,海浪涌起便歇下船,住在一个小岛上。

3、但之后只要一航行船,就波涛汹涌,天昏地黑后来他觉得是观世音不肯入住日本。

4、便在那个岛上建了一座观音庙,将九华山请来的观世音,放在了现在的普陀山,也就是现在的不肯去观音院。

5、扩展资料:唐朝对日交流极为繁盛,来五台山交流学习的日本僧人不计其数。

6、慧锷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来过大唐三次,分别为公元841年,845年和854年。

7、最后一次就促成了“不肯去观音”这件事。

8、公元854年是唐宣宗大中八年,他归国的时间是大中十二年(858年)。

9、这一段是最早的有关慧锷开山的记载:慧锷从五台山得到了观音像,取道宁波回国至普陀山海域时,船触礁。

10、慧锷祷告之后,船才脱险,于是建立寺院。

11、宁波人后来把观音像请到了城里,而普陀山上供奉的,是一个奇异的僧人之后的复刻版。

12、相传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不肯去观音”,到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地方官府在张氏故址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山开山供佛之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