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知 >

郡主等级表(郡主等级)

2022-10-29 13:05:24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郡主等级表,郡主等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郡主、县主、开主等等。

2、而且“金枝玉叶”大抵形容的都是细皮嫩肉的千金骄女了,这词搁在各朝公主身上也着实不假,毕竟皆是天潢贵胄人上人,薰香铜臭里泡大的。

3、唐朝大约是鼎盛时期,自高祖辟唐之后,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

4、鲜卑族也就是胡人,性情豪迈,极为奔放,久而久之影响了整个大唐。

5、妇女袒胸露乳,皆是富贵的表现,对于贞操消失不见,古代男人也是不建议的。

6、常有夫妻不和睦就离婚的,亦也可以改嫁,女子活的着实娇贵,而这种开放的风气到明朝其实还时有体现。

7、《清关晚言》一书中第一篇写到蒋兴,他家娘子越了界,蒋兴废了她,她亦能改嫁,足可见社会风气以及当时女子还较为优渥的生活环境。

8、至于天家公主,更有豢养情人,驸马忍气吞声不能言的了。

9、这个朝公主活的娇贵,那清朝公主过得如何呢?可别多看了琼瑶剧,都以为清朝公主极尽纵情,享乐玩闹。

10、这第一等就是亲王之女,称作“和硕格格”,又名郡主。

11、第二等就是世子或者是郡王的女儿,称作“多罗格格”,又名县主。

12、第三等就是贝勒的女儿,也称作“多罗格格”,又名郡君。

13、第四等就是贝子的女儿,称作“固山格格”,又名县君。

14、第五等,也就是什么国公的女儿,都称格格,又名乡君。

15、而此外,普通王公的女儿,一律称宗女,不入品阶。

16、后金初年,也就是努尔哈赤刚在东北建立女真政权的时候,皇帝和各贝勒爷的女儿都 统一叫做“格格”,没那么多的讲究。

17、公主是人们眼里的金枝玉叶,她们往往生的细皮嫩肉。

18、胡人性情奔放,时间长了也影响了整个大唐。

19、你想知道清朝的公主过得怎么样吗?唐朝妇女衣着暴露就说明大富大贵。

20、她们并不在意什么贞操。

21、大唐有很多夫妻离婚的,当然女子也可以选择改嫁。

22、当时社会,女人的地位是非常高贵的。

23、一般的女人尚且高贵,那么公主呢?各个朝代的公主都活得很娇贵,清朝的公主却被分成各种等级。

24、清朝的公主日子可不是很好过的。

25、努尔哈赤执政时,皇帝和贝勒的女儿统一都是格格。

26、但是自从皇太极执政后,先是把国号改成了“清”。

27、后来又开始给格格分三六九等。

28、皇亲国戚的女儿不能都是格格了。

29、皇帝家的女儿叫公主,其余王公家的女儿叫格格,但是这个公主也是有差别的。

30、皇后生的叫“固伦公主”,妃嫔生的叫“和硕公主”。

31、后来顺治把格格也分成了五个等级:第一等就是亲王的女儿,叫“和硕格格”或者郡主;第二、三等是贝勒,郡王或者世子的女儿,她们叫“多罗格格”或者县主;第四等是贝子的女儿,叫“固山格格”或者县君;第五等是国公的女儿,都叫格格或者乡君。

32、除了这些,普通王公的女儿,都是宗女,没有任何品阶。

33、卡吕这些是不是感触很深啊?公主也不是幸福的,尤其是公主们结了婚之后,就跟守活寡是差不多的,因为一年也和驸马见不了几次面。

34、公主也分五个等级,一等叫郡主、二等叫县主,第五等连品阶都没有清朝时期,顺治将格格分为五个等级,固伦格格(公主),和硕格格(郡主),多罗格格(县主),多罗格格(郡君),固山格格(县君)。

35、“格格”之称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际,才渐渐终止。

36、例如清高宗(乾隆帝弘历)一生共生了十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因早殁没有加封,另外五个女儿,加封为公主。

37、即第三女(孝贤纯皇后生),封固伦和敬公主;第四女(纯惠皇贵妃苏氏生)封和硕嘉公主;第七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固伦和静公主;第九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和硕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伦和孝公主。

38、她是个例外,因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岁时生的,是乾隆帝最钟爱的女儿,后下嫁给和的长子丰绅殷德。

39、她本应封为和硕公主。

40、但乾隆破例把他封为“固伦公主”。

41、此外,乾隆帝还收养了其弟弘昼的一个女儿,后来加封为和硕和婉公主。

42、从以上事例来看,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就已经不把皇帝的女儿称作“格格”了,一般均称为“公主”。

43、但公主的家人也可以在不是很正式的场合叫她“格格”,这是按照她的排行来叫的,如“大格格”、“十格格”等。

44、“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

45、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

46、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哎,一点浪漫色彩也没有),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47、”古书尚也常常将公主简称为“主”。

48、顺治十七年时,顺治将格格划分为五等。

49、第一等叫郡主,第二等叫县主,第三等叫郡君,第四等叫县君,而这第五等就是什么国公的女儿,都称为格格,一律不入品阶。

50、其实早在顺治之前,还没这个规矩,但自从皇太极接受了皇位,便把汉人的这套规矩,搬到了自己用,之前的格格,也都改为公主,而到了顺治年间,公主更是被封为三六九等,按照其出身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品阶。

51、在后金的初年,也就是努尔哈赤刚刚刚在东北地区建立女真政权的那段时间,皇室的内部统一把贝勒爷的女儿叫格格,所有贝勒包括皇帝的女儿都统一叫格格。

52、而到了皇太极接受了皇位后,首先就改了国号,从“金”改成了“清”,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笼络汉人。

53、除此之外,皇帝还聪慧的把明朝汉人的那套礼仪规矩搬到了自己家人身上,所有皇亲国戚的女儿不能再叫格格,开始按照各自的官阶出身,分为三六九等。

54、首先,皇帝正统家的女儿,就叫公主,其他王宫贵族的女儿就叫格格。

55、而在这公主里面也有差别,皇后亲生嫡出的就叫“固伦公主”,其他妃子生的女儿就叫“和硕公主”。

56、后来到了顺治十七年了,连格格也开始分层了起来,不同阶层的格格叫法,品阶都不一样了。

57、首先亲王之女,就叫和硕格格,又名郡主。

58、然后就是世子或郡主的女儿,就叫多罗格格,也叫县主,这第三等就是贝勒的女儿,也叫多罗格格,别名郡君,这第四等就是贝子的女儿,也称固山格格,也可以称为县君,最后这第五等就是什么国公的女儿,统称为格格,没有品阶,在格格里身份最低。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