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知 >

元宵节灯谜100条及答案(元宵节灯)

2022-10-25 05:45:27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元宵节灯谜100条及答案,元宵节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元宵节的点灯习俗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2、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3、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4、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5、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

6、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

7、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8、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9、元宵节点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10、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11、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12、另有一说是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

13、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14、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15、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16、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17、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18、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19、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20、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21、还有在潮汕等岭南地区,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当天,家家户户都要点灯,而如果去年元宵以后家中生有男孩,则要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挂上灯笼,以昭告乡里加重添了丁,接受来自乡亲的祝贺。

22、广州过去在正月十二这天有替“床头婆”开灯之俗,祈求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长大。

23、而正月十三要在厨房“点灶灯”,直点到元宵夜。

24、因为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家庭的男性劳动力对于家族兴旺非常重要,男孩子的出生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25、古时,生男孩有着添丁一说,而“丁”与“灯” 在许多方言中谐音。

26、因此,元宵夜点灯、吊灯的习俗也有“添丁”的美好祝愿。

27、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元宵节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

28、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29、2、元宵节“送花灯”:“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

30、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31、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2、3、元宵节耍龙灯: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33、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34、4、元宵节舞狮子:舞狮,又称“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

35、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36、5、元宵节猜灯谜: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37、元宵节各地饮食风俗东北天寒地冻,当地人在元宵节也爱吃冻果、冻鱼肉。

38、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

39、陕西有的地方在元宵节这天要吃一种“元宵茶”,做法是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制成。

40、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41、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42、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

43、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44、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