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知 >

固态硬盘存储寿命(ssd固态硬盘寿命)

2022-10-11 05:55:23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固态硬盘存储寿命,ssd固态硬盘寿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固态硬盘寿命一般是10-20年左右。

2、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其寿命短的所在。

3、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

4、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

5、随着SSD固件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

6、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

7、普通用户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写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个P/E能用20年(在实际使用中,用户更多的操作是随机写,而不是连续写,所以在使用寿命内,出现坏道的机率会更高)。

8、另外,虽然固态硬盘的每个扇区可以重复擦写100000次(SLC),但某些应用,如操作系统的LOG记录等,可能会对某一扇区进行多次反复读写,而这种情况下,固态硬盘的实际寿命还未经考验。

9、不过通过均衡算法对存储单元的管理,其预期寿命会延长。

10、SLC有10万次的写入寿命,成本较低的MLC,写入寿命仅有1万次,而廉价的TLC闪存则更是只有可怜的500-1000次。

11、扩展资料TLC颗粒的固态硬盘,它的擦写次数大约为1000 P/E,如果我们每天给影驰ONE 120G SSD写入10GB的数据,那么SSD的寿命=120GB*1000/10/365=33年通常来说,在固态硬盘彻底坏掉之前,依然有机会进入到保护模式,以写保护的状态保全存储在盘内的数据完整,从而让用户有机会进行最后的备份。

12、下图所示为东芝TR200的SMART信息,ID 167为SSD Protect Mode,正常原始值为零,可以读取和写入,当闪存寿命临近耗尽时数值变为1,只允许读取禁止写入。

1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固态硬盘前三位哥们儿的回答有半懂不懂的,有不懂装懂的,还有装 13的,装 B那位你就无视吧。

14、第一,建议分2区C盘50G,剩下D盘,装完系统针对SSD优化完毕后64位WIN7应该剩下30+的空间,留着不动,对固态盘的速度、寿命、稳定性有百利而无一害。

15、第二,现在主流SSD的PE次数是3000次,如果你预算1000那么128G可以买到5000PE的好盘,也就是说,可以写入128*5000=640000G的数据,假设每天大量写入50G,平均写入放大率为2,也就是每天写入量100G,那么使用寿命就是640000/100*365=17.534年,你还得算算平均每天能不能写到50G这个量,所以完全不必担心闪存寿命,所以通常是电脑比SSD先挂,主控比闪存先挂。

16、另外得吐槽一下,那个哥们儿居然说“注意是 读写”,头一次听说读也能损耗闪存寿命的,SLC还牌子无所谓,现在SLC的消费级SSD只有一款,而且就只有一家淘宝店有代购,这哥们儿肯定是穿越来的。

17、第三,128G的SSD,1000价位推荐浦科特m5pro(注意不是m5s)或者英特尔520,都是5年质保,性能也非常强悍。

18、机械盘的话推荐西数的黑盘。

19、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

20、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所以说固态硬盘是有寿命限制的,当然任何硬件产品都有这个寿命概念。

21、固态硬盘内部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

22、固态硬盘寿命计算公式:拓展资料:随着固态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例如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

23、即使普通用户,每天写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那么一年就有180次P/E。

24、大家可以自行计算3000个P/E能用几年,估算一下也有长达十多年的理论寿命,相信到那时候,固态硬盘早就被换代。

25、1 固态硬盘正常使用时间是5-6年。

26、2 目前性价比高的是镁光M4系列,三星的也可以。

27、3 机械硬盘耐用的是西部数据黑盘,由于是企业级硬盘,寿命和稳定性都比较高,当然价格也要高些。

28、单是从闪存芯片来说,现在的芯片一般理论上读写寿命可达1000000次,但实际上其它电路的故障等原因也会使整个硬盘寿命大打折扣,总之硬盘的寿命主要跟读写次数有关。

29、如一楼所言,正常情况下5、6年的寿命没问题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