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知 >

历史上的令妃活了多少岁(历史上的令妃)

2022-10-11 03:05:25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历史上的令妃活了多少岁,历史上的令妃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历史上的令妃是因为生病死的。

2、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3、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4、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5、令妃的历史原型是孝仪纯皇后。

6、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7、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即“抬旗”。

8、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隶属内务府,所以应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后来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

9、扩展资料: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爱。

10、她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受封为嫔,此时魏佳氏仅十九岁便位列三嫔之一,乾隆帝封其为“令嫔”。

11、“令”字语出《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大概是魏佳氏让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善良、美好的一面,所以才会得到此封号。

12、从《清实录》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晋封时魏佳氏已列众嫔之首,排在了家世与资历均比她有优势的舒嫔叶赫那拉氏之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荣宠。

13、乾隆十三年,魏佳氏被晋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又被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

14、此时孝贤皇后已故,皇后那拉氏也因失宠“不废而废”,乾隆帝至此再未立过皇后,魏佳氏从此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成为后宫之主达十年之久。

15、终乾隆一朝,魏佳氏是为乾隆皇帝生儿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16、她的儿子永琰在她生前已经被秘密立储,也许魏佳氏弥留之际,乾隆帝已将此秘密告知于她在魏佳氏去世前,乾隆帝已经将她的娘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

17、并编为世管佐领;在魏佳氏去世后,乾隆帝在她原有的仪仗中增加了十八件,达到七十六件,仅比皇后的仪仗少了一件;从魏佳氏留下的遗物中可以看出。

18、她生前已经拥有东珠朝珠,而东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资格佩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帝给予魏佳氏的特殊待遇。

19、从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乾隆帝心中,还是在后宫中,最有影响的当属魏佳氏。

20、百度百科—令妃《如懿传》中令妃的角色让人记忆深刻,那么令妃的历史原型是谁呢?她是怎么死的?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令妃的历史原型是孝仪纯皇后,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魏清泰之女。

21、她的名字是魏嬿婉,原本出身是一名普通的宫女,但因为长相酷似如懿而被皇上宠幸。

22、应该说,令妃绝对是那个拿了一手烂牌却能最终取得胜利的牛人。

23、她的晋升之路是这样的:包衣——贵人——令嫔——令妃——令贵妃——皇贵妃——令懿皇贵妃——孝仪皇后。

24、令妃的出身并不好。

25、据记载,魏佳氏(即令妃)生于1727年九月初九,比乾隆小16岁。

26、父亲是内管领魏清泰,属于正黄旗包衣(中国历史上满族社会的最下等阶级),也就是奴才。

27、不过,魏佳氏容颜秀美,性格温婉,因此深得乾隆帝宠爱,硬是被乾隆抬入了满洲镶黄旗。

28、在乾隆十年的正月,魏佳氏便被封为贵人,此时她年仅十九岁,入宫不过六年。

29、同年十一月,她又被封为嫔,位列三嫔之一(当时乾隆帝嫔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嫔叶赫那拉氏,怡嫔柏氏与令嫔魏氏)。

30、此后,她的人生便一路开挂:乾隆十三年,晋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时,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

31、魏嬿婉出身于汉军下五旗的包衣奴才。

32、从一介宫女位至皇贵妃,嘉庆帝之生母。

33、心计颇深,一心飞上枝头,不惜与青梅竹马的凌云彻决裂分开。

34、开始不得宠,为此费尽心机,急欲有孕,却因求子心切误服避孕药物,以为是如懿和舒妃所害,因此生恨。

35、她曾为大阿哥宫女,金玉妍宫女,饱受金玉妍欺辱,深恨金玉妍。

36、暗害九阿哥,挑起金玉妍与如懿敌对。

37、为求上位百般讨皇帝欢心。

38、如懿死后被群妃暗中收集罪证告发,乾隆知其龌蹉罪行,以牵机药赐死。

39、历史上的令妃是因为生病死的。

40、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41、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42、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43、令妃的历史原型是孝仪纯皇后。

44、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45、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即“抬旗”。

46、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隶属内务府,所以应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后来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

47、人物评价:魏佳氏生前虽然没有成为皇后,但她的一生已经很圆满了,她出身不高却受到皇帝的宠爱,由贵人逐步晋封到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不断提高;乾隆帝巡幸江南、木兰秋狝等,都有魏佳氏随驾;她的儿子永琰在她生前已经被秘密立储。

48、在魏佳氏去世前,乾隆帝已经将她的娘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并编为世管佐领;在魏佳氏去世后,乾隆帝在她原有的仪仗中增加了十八件,达到七十六件,是乾隆帝皇贵妃中仪仗最多的。

49、乾隆六十年,乾隆在亲自追封其为孝仪皇后,“仪”为阴,为地,而“乾隆”年号之“乾”义为阳,为天,两者阴阳互印。

50、在家中,“两仪”更是指父母双亲,“仪”字在国为中宫、为母后,在家,为母亲。

51、从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乃至去世之后二十年,无论是在乾隆帝心中,还是在后宫中,最有影响力的女人当属魏佳氏。

52、病死。

53、魏佳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即“抬旗”。

54、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隶属内务府,所以应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后来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

55、史料中用了个“充”字,因为在后宫中,贵人、常在、答应均属低品级。

56、按照清朝内务府选秀的规定,入选宫女的年龄应在十三到十七岁中间,因此魏佳氏可能是在乾隆六年左右进宫的,但现今并未发现魏佳氏曾为宫女的记载,乾隆帝在御制诗中曾透露魏佳氏是孝贤皇后玉成于他的伴侣(《孝贤皇后陵酹酒》草犹逮春绿,松不是新栽,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

57、乾隆帝自注: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斫教养者今并附地宫。

58、)。

59、估计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爱。

60、她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受封为嫔,此时魏佳氏仅十九岁,便位列三嫔之一(当时乾隆帝嫔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嫔叶赫那拉氏,怡嫔柏氏与令嫔魏佳氏),乾隆帝封其为“令嫔”,“令”字语出《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魏佳氏让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善良、美好的一面,圭与璋皆为玉器,故此‘令’字体现的是玉德,乾隆帝素爱玉,便是皇子名字中皆以玉为名,这符合玉德的‘令’字便代表钟爱之意。

61、《礼记·礼器》中有云:‘圭璋特’。

62、‘圭璋’,玉中之贵也;‘特’谓不用他物媲之也。

63、诸侯朝王以圭,朝后执璋,表德特达不加物也,诸侯朝见天子,执圭;朝见天子中宫则是执璋……而‘令’如圭璋之特。

64、根据《鸿称通用》的记载,魏佳氏的封号“令”对应的满文为“mergen”,意为“聪明的,睿智的”。

65、从《清实录》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晋封时魏佳氏已列众嫔之首,排在了家世与资历均比她有优势的舒嫔(后来的舒妃)叶赫那拉氏之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荣宠。

66、乾隆十三年,魏佳氏被晋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又被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

67、此时孝贤皇后已故,皇后那拉氏也因断发不废而废,乾隆帝因崇庆皇太后阻拦未能立魏佳氏为后,魏佳氏从此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成为后宫之主达十年之久(乾隆帝在纪念魏佳氏的挽诗中称她为“兰宫领袖”)。

68、终乾隆一朝,魏佳氏是为乾隆帝生儿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69、乾隆三十八年,其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秘密立储。

70、乾隆四十一年,令懿皇贵妃去世周年祭之时,她的祭文中有“虚九御之崇班,情深逝水”这样的一句话,乾隆在她去世后也确实再未立过皇后、册封皇贵妃甚至贵妃等高等级后妃。

71、乾隆六十年,在距离早于令懿皇贵妃去世已有二十年之后,乾隆帝在公开皇十五子永琰的储君身份的同时,追封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72、魏佳氏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有汉人血统的皇后。

73、清史里令妃原型是孝仪纯皇后,乾隆的妃嫔,嘉庆的生母。

74、令妃名字叫魏嬿婉,是普通的宫女,但是因为其心智,从包衣奋斗到皇后尊位。

75、历史上令妃是在乾隆四十年因病去世。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