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新知 >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

导读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

3、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4、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分层结构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层,它建立在传输媒介基础上,起建立、维护和取消物理连接作用,实现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

5、物理层只接收和发送一串比特(bit)流,不考虑信息的意义和信息结构。

6、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将比特信息封装成数据帧Frame,起到在物理层上建立、撤销、标识逻辑链接和链路复用以及差错校验等功能。

7、通过使用接收系统的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来寻址。

8、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也称通信子网层,是高层协议之间的界面层,用于控制通信子网的操作,是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接口。

9、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

10、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建立在网络层和会话层之间,实质上它是网络体系结构中高低层之间衔接的一个接口层。

11、用一个寻址机制来标识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端口号)。

12、传输层不仅是一个单独的结构层,它还是整个分层体系协议的核心,没有传输层整个分层协议就没有意义。

13、5.会话层(Session Layer)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14、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15、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16、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向上对应用层提供服务,向下接收来自会话层的服务。

17、表示层是为在应用过程之间传送的信息提供表示方法的服务,它关心的只是发出信息的语法与语义。

18、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网络应用层是通信用户之间的窗口,为用户提供网络管理、文件传输、事务处理等服务。

19、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独立的、用户通用的服务协议模块。

20、网络应用层是OSI的最高层,为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的程序。

21、扩展资料: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2、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

23、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24、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25、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各层的功能。

2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SI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优点:简化相关的网络操作;提供即插即用的兼容性和不同厂商之间集成的标准接口;使工程师门能专注于设计和优化不同的网络互连设备的互操作性;防止一个区域的网络变化影响另一个区域的网络,因此,每一个区域的网络都能单独快速地升级;把复杂的网络连接问题分解成小的简单的问题,易于学习和操作。

27、OSI参考模型用于对涉网络的各种技术进行标准化,它定义的七层结构代表了数据通信协议的基本结构。

28、OSI模型中的每一层都指定了特定的功能,它可以看作是各层紧挨着另一屋的一个栈。

29、对于给定的层,它所提供的服务是由这一层的协议定义的。

30、理解了OSI模型及其各层有助于理解TCP/IP网络中的各部分与应用程序之间是如何进行交互的。

31、OSI模型栈的七层分别是:·第7层(应用层),这是OSI模型的最高层,本层定义了应用程序与网络及其他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第6层(表示层),包含了部分操作系统的协议,这一层定义了信息的显示格式,数据加密和解释属于本层功能。

32、·第5层(会话层),协调端到端的通信,本层维护各种会话状态,提供安全、登录和管理功能。

33、·第4层(传输层),控制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定义各种消息的数据结构,并进行差错校验。

34、Web浏览器的加密通常在本层实现。

35、·第3层(网络层),定义了系统间路由数据的各种协议,点到点通信发生在此层,确保数据到达正确的目的的主机。

36、·第2层(数据链路层或网络接口层),定义了局部网络环境(即局域网)中从一个节点到另一节点发送和接收消息的规则。

37、·第1层(物理层媒体层),控制硬件的连接和字节流的编码,这是惟一涉及到网络节点间信息的物理传输的一层。

38、OSIabbr.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abbr.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