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绩单上也有父母的成绩
这几天学校都陆陆续续开始进行期末考了,过不了几天就能知道成绩,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成绩尚可,减作业、给奖励,高高兴兴过暑假。成绩不行,一顿批、加作业,暑假是什么滋味大概是尝不到了。
但如果我们再仔细看看孩子的成绩单,或许可以发现,这上面还有家长自己的成绩。
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有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毕竟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是孩子自己决定的。所以从孩子入学起,我们就不停地告诉他:“你是为你自己学,要自觉一点。”
我们美好的愿景是这样的,但事实和我们想得很不一样。
孩子们往往是放下书包就忘了作业,回到家就不记得老师上课讲过什么,哪怕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也会在父母没空督促的日子里兴风作浪。
自觉?这个词语可能只是我们美好的幻想。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爱学习,爱做作业。其实,所有的自觉学习都建立拥有自我约束能力和有责任心的前提之上。自我约束能力和责任心当然也不是天生携带的,都是后天培养的。
所以说,当我们在不停责怪孩子不够自觉的时候,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找借口。
从一开始就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却希望孩子能安静、快速地做完所有作业;从来没有给孩子读过书,就希望孩子拿到一本书就能阅读;从来没有教过孩子学习方法,却希望孩子能无师自通,知道该怎么学习。
是我们高估了孩子自身的能力还是低估了为人父母的培养能力?
小学的孩子,最多十岁出头,理解不了“为你好”背后的含义,也没有能力约束自己时刻保持谨慎、认真的状态。能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有能力去为目标努力的方法无非就是家长多陪伴,多引领,多帮助。
培养孩子的习惯比强调考试的分数重要
在孩子刚刚入学的时候,一定要培养孩子自觉做作业、看书的习惯,刚入学时培养比以后再补救要有效得多。别一开始就盯着孩子的成绩不放,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管,这样孩子到最后往往会力不从心。
我们发现,优秀的孩子往往各方面都优秀,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去协调各方面的任务,只有良好的习惯支撑,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就像现在常说语文没有大量阅读根本就不能学好,所以大家都想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那么就要早一点给孩子读书,多给孩子读一点,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氛围,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他才能学会自我阅读。
多陪孩子比物质满足更重要
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不得不每天陷于忙碌之中,于是希望回到家看到的是乖乖做作业的孩子,做完作业还能练会琴。但事实时,可能你下班了娃还没开始动笔,你催着他写他还不乐意,最后两败俱伤。
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就是给孩子想要的物质,比如孩子喜欢的那辆赛车,那条裙子。但是我们发现,不管我们怎么买给孩子他喜爱的东西,他跟你的感情还是不深。
情感,唯有陪伴才能让它越来越浓,并不是有血缘关系就天生亲,所有的爱都发生在日常陪伴中。也只有日常陪伴,才能了解孩子,帮助他养成好习惯。
多想办法比指责管用
事实上,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这条道路上困难重重。不管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见效。
如果做父母的只有打和骂两种教育方式,那孩子基本是不信服你的。过了一年级,他就把你的套路摸透了,再也不想听你的了。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家长,有教育理念也有教育方法,不至于对孩子身上的问题一无所知,束手无策。
教育,不是任由孩子自己长大,也不是一股脑儿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孩子自己。当拿到孩子的成绩单上,别急着批评孩子,也问问自己,这一学期里,作为父母,我拿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