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名诗背后的故事(杜甫的名诗)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杜甫的名诗背后的故事,杜甫的名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 3、《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7、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 4、《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0、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1、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4、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5、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6、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7、 6、《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18、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19、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20、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21、 7、《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22、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23、 8、《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24、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25、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26、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27、 9、《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8、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9、 1《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30、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1、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32、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33、 12、《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34、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35、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36、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37、 13、《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38、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39、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40、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41、 14、《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5、 15、《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46、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7、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48、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9、 16、《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50、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7、《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5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2、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53、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4、 18、《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55、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56、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57、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58、 19、《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59、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60、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61、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62、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63、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4、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65、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6、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67、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68、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69、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70、 20、《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71、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72、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73、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74、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75、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76、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77、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78、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79、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80、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81、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82、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83、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84、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85、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86、杜甫的诗有:《望岳》、《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又上后园山脚》《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
87、《前出塞》、《后出塞》《春望》、《剑门》、《月夜》《月夜忆舍弟》《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
88、 一、杜甫一生作诗近1500首,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89、代表作如下:《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狂夫》《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客至》《江亭》《可惜》《独酌》《寒食》《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大雨》《四松》《归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笋行》《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绝句二首》《绝句四首》《戏作花卿歌》《望岳》《酬高使君相赠》《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绝》《绝句六首》《春望》《旅夜书怀》《水槛遣心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登楼》《月夜》。
90、 二、扩展知识: 人物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
91、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
92、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
93、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94、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95、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96、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97、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98、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99、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100、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101、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2、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103、 2、艺术影响: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104、杜甫的诗 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105、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106、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107、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108、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
109、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110、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111、 3、作品思想: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112、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113、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114、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
115、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116、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117、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118、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119、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120、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121、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122、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123、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124、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
125、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126、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127、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128、杜甫虽然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129、一、杜甫一生作诗近1500首,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130、代表作如下:《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狂夫》《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客至》《江亭》《可惜》《独酌》《寒食》《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大雨》《四松》《归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笋行》《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绝句二首》《绝句四首》《戏作花卿歌》《望岳》《酬高使君相赠》《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绝》《绝句六首》《春望》《旅夜书怀》《水槛遣心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登楼》《月夜》一、杜甫一生作诗近1500首,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131、代表作如下:《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狂夫》《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客至》《江亭》《可惜》《独酌》《寒食》《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大雨》《四松》《归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笋行》《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绝句二首》《绝句四首》《戏作花卿歌》《望岳》《酬高使君相赠》《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绝》《绝句六首》《春望》《旅夜书怀》《水槛遣心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登楼》《月夜》。
132、二、扩展知识:人物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
133、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
134、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
135、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136、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37、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138、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139、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140、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141、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142、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143、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4、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145、2、艺术影响: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146、杜甫的诗 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147、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148、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149、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150、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
151、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152、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153、3、作品思想: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154、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155、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156、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
157、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158、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65653934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159、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160、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161、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162、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163、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164、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165、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166、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
167、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168、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169、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170、杜甫虽然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最著名的诗有:《春望》、《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登高》、《春夜喜雨》和《江南逢李龟年》等,是他的代表作。
171、杜甫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172、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173、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74、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175、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176、《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7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7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7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0、《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8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8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8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4、《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85、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6、《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8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8、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8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