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班幼儿游戏特点和发展水平(中班幼儿游戏)

导读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班幼儿游戏特点和发展水平,中班幼儿游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一、拉小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班幼儿游戏特点和发展水平,中班幼儿游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拉小猪走  目的:练习蹲着走,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2、  准备:藤圈4个,小猪头饰若干,“猪圈”若干。

3、  玩法:全班幼儿分成两队,各队两名幼儿为一组,2报数,第二名幼儿扮演小猪并戴上头饰,第一名幼儿扮“拉猪人”拉着藤圈向前走,”小猪“蹲着走。

4、全体幼儿边拍手边说儿歌:”耳朵大,眼睛小,猪的全身都是宝。

5、快拉小猪进猪圈,小猪小猪要走好。

6、”把“小猪”送到端线的椅子上坐下(进猪圈),扮拉猪人的幼儿跑回把藤圈交给第二组,依次进行。

7、  规则:“小猪”必须蹲着走,不能站起来    二、赶猪入栏  目的:让幼儿学会侧向击球的方法,培养幼儿击球的准确性和判断能力。

8、  准备:小凳6~8根,木棍2根,皮球2个。

9、  场地布置如图:  玩法:全班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队,成四路纵队站在两端。

10、一队和三队面对站立,二队和四队面对站立。

11、听到口令后,由一、二队两名幼儿双手握紧木棍上端,身体侧向,用木棍的另一端将球(猪)向前击波滚动,使球(猪)依次从凳子旁滚过,直至球滚到第三、四对幼儿面前,互相接替,滚球幼儿到排尾站好。

12、游戏继续进行,直到一队、二队幼儿根三队、四队幼儿互换场地。

13、最后,速度快者获胜。

14、  规则:  (1)球必须依次从凳旁滚过才能有效。

15、凡球未滚过者,必须重新使球滚过。

16、  (2)不准用脚踢球。

17、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适当距离及球的重量、大小,并告知幼儿拨球力量要适当。

18、    三、小小守门员  目的:锻炼幼儿踢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19、  准备:甲队每人一个球  玩法:将幼儿分成甲、乙两队,各成一列横队,距6米相对站立,各队队员左右间距1米。

20、甲队每人脚下各放一个球,乙队队员双腿开立,与左右同伴脚抵脚(如图)。

21、  游戏开始,甲队幼儿同时踢球射门,乙队幼儿进行堵截(用手接球或用脚挡球,踢回)。

22、射门成功(球过乙队防线),一个球得一分,教师记下总分。

23、然后甲、乙两队互换位置,交换射球,守门。

24、射进球多的队获胜。

25、  规则:  (1)射门时必须站在线外,只能用脚踢,不能用手扔。

26、  (2)可以直线或斜线射门,但必须设在有效范围内,即两端守门员的外侧脚之内。

27、  (3)守门员不得离开守门去去堵截。

28、  可根据幼儿年龄活动做基础,适当缩短或延长射门距离。

29、    四、对碰球  目的:培养幼儿的目测能力,锻炼幼儿的手臂肌肉。

30、  准备:皮球若干个。

31、  场地布置如下:  玩法:请4名幼儿分别站在甲、乙、丙、丁处拿1只皮球,甲丁为一组,乙丙为一组。

32、听教师口令,甲将球滚向丁,丁将球滚向甲,半路两球相撞的一分。

33、乙、丙动作相同。

34、撞球多的组获胜。

35、  此游戏也可以在桌子上进行,幼儿各站一角,方法同上。

36、  一:没有鼻子的"大象"  目的: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幽默感,并在欢笑声中培养幼儿对拍子歌曲的演唱兴趣。

37、  玩法:  一半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另一半幼儿扮演小猪站圈内。

38、  ①—②小节,在圆圈上幼儿边唱边拍手(一拍一下)。

39、扮演小猪的幼儿身体向前倾,两臂屈时,两手按在耳朵上,做大耳朵状,一拍走一步。

40、  ③—④小节,“小猪”边走边两手在身体两侧下垂成圆弧状,做很胖的样子。

41、圆圈上幼儿动作不变。

42、  ⑤—⑥小节,“小猪”动作同①—②小节,圈圈上幼儿动作不变。

43、  ⑦—⑧小节,“小猪”在原地上左手叉腰,右手伸食指在右侧点一下。

44、圆圈上幼儿动作不变。

45、  ⑨—⑩小节,“小猪”边拍手边走,寻找一个圆圈上的幼儿。

46、    五、五指歌  目的: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47、  玩法:全班幼儿围成圆圈,请一名幼儿扮演小猎手,随着歌词做动作,其他幼儿双手随歌词节奏,逐一伸屈。

48、⑦——⑧小节,“猎手”做打枪动作,瞄准谁,谁立即做松鼠动作跳出。

49、⑨——⑩小节,幼儿随歌词自由创作表演。

50、  ⑾—⑿小节,“小猪”和一幼儿互相指着鼻子交换位置,交换角色。

51、    六、小鸡吃米  玩法: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当鸡舍,扮演小鸡的幼儿站在圆圈内。

52、另选一名幼儿扮演饲养员,手拿一些小硬纸片或是小塑料茶塑当米,站在圈外。

53、前奏时做好准备,歌曲开始,“饲养员”边唱边随节奏圈外撒“米”,唱到“你也捡,我也拾”时,“小鸡”出圈争拾。

54、音乐结束,拾得多者获胜并当“饲养员”。

55、    七、小鱼追小虾  玩法:幼儿围成圈圆,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小鱼小虾。

56、音乐起,“小鱼”追“小虾”。

57、“小虾”向前跳至少三次,“小鱼”必须站住不动。

58、“小虾”跑,“小鱼”才能开始追。

59、音乐停,“小虾”跑到了原来的位置,并且未被“小鱼”逮住者获胜。

60、    八、顶羊角  目的:锻炼幼儿的机智灵活性,巩固已学知识。

61、  准备:写在纸上的算术题若干。

62、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音乐开始,两组的第一名幼儿(背上贴有算术题),随着其他幼儿的伴唱,模仿小样的动作:低头、弓背、两手下垂。

63、先看到对方背上的题目并算出得数者获胜。

64、音乐再起,第二对幼儿开始游戏。

65、如双方都没有算出得数,其他幼儿就为他们拍手加油并数数。

66、  规则:要求当观众的幼儿不能“打电话”。

67、  ⒀小节全体幼儿并腿向上轻跳一下,游戏重新开始。

68、  九、夹包跳  目的:练习跳跃动作  准备:沙包每人1个。

69、场地布置如图:  玩法:全体幼儿面向圆心站在大圆圈外边5米处,说儿歌:“小沙包,真正好,夹起沙包向上跳,一二三,用力抛,看谁得分真正高!”说完儿歌后,幼儿两脚内侧前部夹住沙包,跳跃前进,至第二个圆圈线外,用脚夹紧沙包向前抛出。

70、沙包落在中心得3分,每向外一圈少得1分。

71、夹抛3次后算总成绩,得分最高获胜。

72、游戏可反复进行。

73、  规则:只能两脚夹沙包跳跃前进。

74、  注意:教师要告知幼儿捡到沙包后记住自己得几分,要强调教育幼儿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75、    十、协同走  目的:培养幼儿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能力。

76、  准备:2条1米长与幼儿脚同宽的木条,在木条上钉上2条宽松紧带。

77、  玩法:两名幼儿前后同时站在两块木条上面,把脚伸进钉好的松紧带内,同时迈左脚或右脚一齐向前走。

78、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在同一方向走熟练的基础上,两名幼儿可面对面站立,这样,一名幼儿往前走,另一名则要后退走。

79、  游戏时,可采取竞赛的方式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80、  玩法:幼儿持绳球得绳端,侧身伸臂朝一个方向转动,使球快速随身体转动。

81、教师喊“一二三!”幼儿则放手,使球飞出。

82、绳球飞达距离远的队获胜。

83、    十一、狐狸和兔子  目的:训练双脚向上跳的能力  准备:兔子头饰若干,狐狸头饰1个,小椅子若干把。

84、场地布置如图:  玩法:一名幼儿扮狐狸,几名幼儿扮大树站在椅子上,其余幼儿蹲成一个大圆作为森林。

85、游戏开始,教师饰兔妈妈说:“今天天气真正好,咱们到树林里去玩,好吗?”幼儿们头戴兔头饰边说儿歌边双脚跳入圆圈里:“小白兔,耳朵长,树林里边捉迷藏。

86、采蘑菇,喜洋洋,当心狐狸莫上当!”说完儿歌后,“小兔”在“大树”周围跳、跑、蹲下采蘑菇,“树枝”随风自由摆动。

87、当“兔妈妈”说:“狐狸来了!”“狐狸”即从家跑出捉“小兔”,被捉到的“小兔”自觉到“狐狸”家蹲下。

88、若“小兔”蹲在“大树”旁,表示“小兔”已进洞,“狐狸”则不能去捉洞中的“小兔”。

89、捉6~10只“小兔”后,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90、  规则:  (1)"小兔“要边说儿歌边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91、  (2)当听到“狐狸来了”,“狐狸”才开始捉“小兔”。

92、  (3)“小兔”蹲在树旁,“狐狸”就不能再抓它。

93、  (9)投的准    十二、跳圈运粮  目的:练习单脚跳。

94、  准备:沙包若干个(多于参加游戏的幼儿)。

95、场地布置如图:  玩法:幼儿站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按四个方位站立。

96、教师发令后,每队第一名幼儿单脚跳到中间圆圈里取出一个沙包,换另一只脚单脚跳回并击第二名幼儿的手。

97、依次进行。

98、做得对又快的队获胜。

99、  规则:只能单脚跳,往返应换脚跳。

100、  玩法:把绳球的绳绕于一手握球,将盒或纸箱作为靶子,击中得分,得分最多的队获胜。

101、    十三、三人五足行  目的: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

102、  准备:小椅子2把,放在终点线。

103、  场地布置如下:  玩法: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以3人为一组,各队按顺序排列在起点先后,面对终点线后,面对终点线后的椅子。

104、每组3人横排,两边的幼儿扮演助人为乐者,内侧手相拉,中间的一名幼儿扮演残疾人,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弯曲搭在两位“助人为乐者”相拉的手上,两臂搭在“助人为乐者”的肩上、教师发出口令后,“助人为乐者”驾着“残疾人”向前跑,“残疾人”单脚跳。

105、至终点线时,“残疾人”跑步绕过小椅子,3人在恢复原样,跑回起点线,依次进行。

106、先跑完的队获胜。

107、  规则:各队两组间接替时,必须由前一组扮演残疾人的幼儿,拍后一组“残疾人”的手掌后,后一组方可起跑。

108、    十四、竹篓接球  目的:练习运球走和接球。

109、  准备:球若干个与参加人数相等,大鼓2个,大篓子2个。

110、  场地布置如图:  玩法:幼儿分成2路纵队站在起点线上,第一名幼儿手持球。

111、鼓得后面站一接球的幼儿,手持大篓。

112、听到口令后,第一名幼儿运球走至鼓前,将球在鼓上击一下,鼓后的幼儿迅速用篓接住球,然后放在身后,运球的幼儿和接球的幼儿互换位置后,游戏依次进行。

113、每人接球、运球各一次,游戏为一遍。

114、游戏时间长短可根据幼儿情绪,教师灵活掌握。

115、  规则:运球的幼儿必须到鼓前,将球在鼓上击一下,方可离去。

116、  玩法:幼儿将绳球的绳端,系在自己腰后部,两人面对站立,然后揪对方的绳球,先揪到者获胜。

117、    十五、螃蟹赛跑  目的: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灵敏性。

118、  准备:80厘米长的绳子若干根。

119、  场地布置如下:  玩法:参加游戏的幼儿两人一组,两名幼儿背靠背站立,腰部上系上一根绳子,组成一只螃蟹。

120、选一对为追者,其他都为逃者。

121、幼儿一起说儿歌:“小螃蟹,横着跑,跑来跑去乐淘淘。

122、螃蟹妈妈追来了,螃蟹赶快往家跑!”说完儿歌,即开始追逃。

123、追者一旦拍及逃者,逃者便要出圈。

124、等捉到一部分逃者后,可重新挑选追者,游戏重新开始。

125、游戏结束后,捉螃蟹最多的幼儿获胜。

126、  规则:逃者不能出圈,否则,即算被捉。

127、  绳球的各种玩法  目的:培养有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训练幼儿传球、踢球、顶球、掷球、夹球及跳跃等技能。

128、  准备:绳球制作简便,用彩色布或塑料布做成球形,中间包些石子、锯末、乒乒球、用绳线扎好,系一条50厘米左右的短绳即成绳球。

129、    十六、绳球的玩法  (1)传绳球  玩法:把绳球上的绳子绕球上后,将绳球放一堆,一组幼儿面对球站成一纵队,两腿左右分开与肩等宽站立。

130、排头幼儿将绳球一个一个从两腿间向后传球,排位幼儿把传来的绳球一一放在身后。

131、待绳球传完后,幼儿集体向后转,排尾的幼儿成了排头,排头再把绳球一个一个用双手从头上传过去,排尾把球放在一起,直至最后。

132、然后排尾又变成排头,再从双腿下传球。

133、游戏可反复进行。

134、  (2)踢毽子  玩法:幼儿一手持绳,一只脚站立地面,用另一只脚内侧做踢毽(绳球)的动作,连续进行。

135、内侧踢会后,可提高难度。

136、  (3)顶球走  玩法:将绳球的绳子绕在球上后放在头上,然后在平行线中间走,要求不得踩线或掉球,否则重走。

137、可以进行迎面接力比赛。

138、  (4)跳起扣球  玩法:将绳球悬挂在横线上。

139、球高于幼儿手臂上举后的手指25厘米左右。

140、原地双腿用力跳起,用手掌去触及悬挂得球,也可以助跑几步,跳起触球、扣球。

141、  (5)空中乒乓  玩法:幼儿一手持乒乓板,击绳球使之震荡,待球回落时,继续击绳球如打乒乓球一样。

142、可两人对打,未击中者为败,换人,失分多的队为败队。

143、  (6)夹角跳  玩法:幼儿用两脚内侧夹住绳球,原地跳起,并将绳球向前抛出,看谁抛得远或准。

144、也可以将绳球夹在两膝间,连续向后跳,跳得最远者获胜。

145、  (7)放烟火  玩法:幼儿将绳球绕成一团,一起说儿歌:“节日到,心欢笑,放烟火,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

146、”说完最后一句儿歌,幼儿用双手或单手用力向上抛绳球,然后接住,再抛再接,连续进行。

147、    十七、皮球的各种玩法  目的:训练幼儿滚、排球、传球的技能,以及动作的协调性与敏捷性。

148、  准备:排球、篮球、足球、大小皮球等。

149、  玩法:  (1)滚球  ①双手滚球:一对幼儿面对面蹲下,互相用手滚接球。

150、  ②单手滚球:用左手或右手向对方滚球。

151、  ③滚球过门:3人在一条直线上,如图。

152、甲、乙两人面对面站立,丙双脚分开为一道门。

153、甲、乙滚球,球必须经过丙的球门。

154、如果谁的球没进门,就与丙互换位置。

155、可反复进行。

156、  ④滚球击球:用球击保龄球、圆木圆柱体、积木、酒瓶均可。

157、离投掷线3~7米处放上述物品,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排在投掷线后。

158、游戏开始,教师发出口令,每组第一名幼儿单手握球,由体后向前将球沿直线滚出,碰击物件,击倒1个,得1分。

159、扶好物体,继续让各组第二名进行比赛,依此类推,按序进行。

160、最后,积分最多者获胜。

161、  ⑤滚球赛:两队各6人,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如图)。

162、甲队一幼儿将球滚向乙队,乙队幼儿接球再滚向甲队,甲队接球再滚向乙队,如乙队没接住球,则甲对得一分,换乙队发球。

163、最后,得分最多的队获胜。

164、  (2)拍球  ①原地单手拍球。

165、  ②原地左右手交替拍球。

166、  ③单脚站立拍球。

167、  ④双脚跳起拍球:拍一下,跳一次,像兔子一样。

168、  ⑤拍球转圈:用最大臂力,向上拍球,然后自转一圈再拍球,也可以连拍几个球后在转圈一周。

169、  ⑥花样拍球:单腿向左、右迈球相互交替进行,也可蹲下拍球,用手指拍球等。

170、  (3)传球  ①击鼓传球:幼儿围坐一圆圈,教师击鼓或摇铃,集体说儿歌或唱歌数数。

171、幼儿一个一个传球,声音停,球在谁手中,谁就做一次花样拍球。

172、  ②两人传球:甲、乙面对面站立,距离由近及远逐渐增加,互相抛接球。

173、  ③自接自抛球:双手把球抛过头再接住球位高球,把球抛在头以下为低球。

174、可听教师口令抛接高球或低球。

175、  ④头上传球:站成一路纵队,排头幼儿双手拿球,经头顶到脑后,第二名幼儿接过球在经头顶往后传递,依次进行。

176、  ⑤腿下传球:站成一路纵队,把两腿分开站立,排头幼儿抱球弯腰从两腿下把球传给第二名幼儿,第二名幼儿再从两退下后传给第三名幼儿,依次进行。

177、  ⑥互相传球:幼儿站成两路纵队,甲队第一名幼儿传给乙队第一名,乙队第一名则传球给甲队第二名,依次相互传球。

178、或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传球。

179、  (4)运球  ①直线运球:在一条在直线上运球走。

180、  ②左右手运球:幼儿踏在直线或圆线上走,在白线的两边用左右手交替运球,球不能压线。

181、  ③曲线运球:将小椅子、积木、保龄球等任意摆成直线或几何图形,依次绕物做曲线运球。

182、  ④双人运球:两人走在直线两侧,甲从左则把球拍在白线的右侧,乙从右侧再把球拍在白线的左侧,边运球边前进。

183、  ⑤运球跳跃:在场地上画出1米间隔的平行线代表小河沟,沟宽10~30公分,运球时,要从沟上跳过,球不能落在沟里。

184、  ⑥下蹲运球:身体半蹲,两膝分开,两脚成八字,双臂体前下垂抱球,边跳边运球边学青蛙“呱呱”地叫。

185、  ⑦报纸运球:每人一张报纸、一个球,教师发令后,幼儿把球放在纸上,拉着前进,球掉下后,应重新把球放好再前进。

186、  ⑧花样运球:两人一组持一球,头对头夹球前进;腹对腹夹球前进;背对腹夹球前进。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