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什么意思(阿瞒)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阿瞒什么意思,阿瞒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
2、为什麼叫这个名字呢? 据说在毫州一带,自古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就是人贵名贱。
3、很多人家的小孩,一直都长到十二岁才取名字,怕阎王从生死簿上看到小孩的名字,把小孩带去另一个世界;也有的人给孩子取个贱名,想以此不引起阎王的注意。
4、所以有的小孩小名叫「阿狗」、有的叫「阿猫」,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的长大。
5、 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本是夏侯家的人,因为曹家一直没有后代,夏侯家又与曹家感情很好,所以夏侯家就将一个幼子给了曹家,就是日后的曹嵩。
6、曹嵩后来长大又生下了曹操,曹家真是欣喜若狂,把曹操当成至宝一样对待;同样的,因为担心阎王把曹操带走,因此曹家便一直不替曹操取名字。
7、不巧的是,这次换到夏侯家生不出男孩了,曹家很担心夏侯家会把曹操给要回去,因此更是把曹操给藏了起来。
8、 只是再怎样躲藏、欺瞒,还是应该给曹操一个称呼吧!连隔壁老黄家母狗生的小狗都有「小黑」的名字了,难不成要叫曹操「小白」吗?但只要提到曹操,曹家总是瞒呀瞒呀含糊的说,日子一久,就索性叫曹操「阿瞒」,这也就是曹操「阿瞒」小名的由来罗!魏武帝曹操曹操小名阿瞒在《三国志》的正文中并没有记载,在其注释中则有一点补充说明。
9、《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10、”《曹瞒传》在《隋书·经籍志》中没有著录,可见,在当时属于野史杂记,不入史家的视野。
11、在《旧唐书》中则记载《曹瞒传》的作者是吴人作,也就是江东的无名人氏的作品。
12、因为曹操曾南征江东,所以东吴人写的曹操传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带有丑化的成份。
13、到了唐代,《曹瞒传》在《北堂书钞》卷112《乐部八·倡优二八》中也有记载,由于曹操常和倡优交往,还纳倡家女卞氏为妾,于是就列入倡优一类,这明显是贬损曹操。
14、从各种材料综合分析,曹操小名阿瞒的说法应是民间演义说书流传时的改动,曹操小字应是“阿满”,表示可爱的意思,后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于是可爱的“阿满”就变成了贬义的“阿瞒”。
15、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小字阿瞒”,用“瞒”字,是欺瞒的意思,而曹操性格多疑,好用计谋,故改“满”为“瞒”非常符合曹操的性格。
16、《三国演义》第72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直接称呼曹操是曹阿瞒,这是明显的不敬的称呼。
17、《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贬称还有“老瞒”一说。
18、如第61回“孙权遗书退老瞒”中,孙权写书给曹操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19、”苏东坡《志林》记载乡中小儿“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
20、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21、说明在唐宋时期,曹操已经是不受欢迎的奸雄形象了。
22、所以民间说书艺人以及《三国演义》记录的文人们将曹操的小字“阿满”丑化为“阿瞒”,其实是历史正统观念的表现。
23、民间一直认为刘备是汉室正统,而曹操是汉贼,就要对其丑化,于是“阿瞒”就这样产生了。
24、(宣炳善)我也不知道 借鉴别人的也可能没什么来历,就一乳名而已、、、曹操的小名叫「阿瞒」,为什麼叫这个名字呢? 据说在毫州一带,自古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就是人贵名贱。
25、很多人家的小孩,一直都长到十二岁才取名字,怕阎王从生死簿上看到小孩的名字,把小孩带去另一个世界;也有的人给孩子取个贱名,想以此不引起阎王的注意。
26、所以有的小孩小名叫「阿狗」、有的叫「阿猫」,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的长大。
27、 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本是夏侯家的人,因为曹家一直没有后代,夏侯家又与曹家感情很好,所以夏侯家就将一个幼子给了曹家,就是日后的曹嵩。
28、曹嵩后来长大又生下了曹操,曹家真是欣喜若狂,把曹操当成至宝一样对待;同样的,因为担心阎王把曹操带走,因此曹家便一直不替曹操取名字。
29、不巧的是,这次换到夏侯家生不出男孩了,曹家很担心夏侯家会把曹操给要回去,因此更是把曹操给藏了起来。
30、 只是再怎样躲藏、欺瞒,还是应该给曹操一个称呼吧!连隔壁老黄家母狗生的小狗都有「小黑」的名字了,难不成要叫曹操「小白」吗?但只要提到曹操,曹家总是瞒呀瞒呀含糊的说,日子一久,就索性叫曹操「阿瞒」,这也就是曹操「阿瞒」小名的由来罗!曹操小名阿瞒的说法应是民间演义说书流传时的改动,曹操小字应是“阿满”,表示可爱的意思,后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于是可爱的“阿满”就变成了贬义的“阿瞒”。
31、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小字阿瞒”,用“瞒”字,是欺瞒的意思,而曹操性格多疑,好用计谋,故改“满”为“瞒”非常符合曹操的性格。
32、《三国演义》第72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直接称呼曹操是曹阿瞒,这是明显的不敬的称呼。
33、《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贬称还有“老瞒”一说。
34、如第61回“孙权遗书退老瞒”中,孙权写书给曹操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35、”苏东坡《志林》记载乡中小儿“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
36、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37、说明在唐宋时期,曹操已经是不受欢迎的奸雄形象了。
38、所以民间说书艺人以及《三国演义》记录的文人们将曹操的小字“阿满”丑化为“阿瞒”,其实是历史正统观念的表现。
39、民间一直认为刘备是汉室正统,而曹操是汉贼,就要对其丑化,于是“阿瞒”就这样产生了。
40、曹操的老爸老妈是基督徒,但又不识字,本来是要叫“阿门”的,后来叫成了“阿瞒”...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