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行业动态 >

翰林院什么意思(翰林院)

导读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翰林院什么意思,翰林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先给你说说翰林院的由来,你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翰林院什么意思,翰林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先给你说说翰林院的由来,你就自然明白啦!具体如下:   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着一个带有浓厚的文化学术色彩的官署——翰林院(Imperial Academy或Hanlinyuan )。

2、尽管其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波动,但性质却无大变化,直至伴随着传统时代的结束而寿终正寝。

3、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4、  2、发展  唐代:翰林院是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

5、初唐玄宗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后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

6、  宋代: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

7、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

8、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

9、  元朝: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制与金代相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10、明朝: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赐进士、通议大夫、协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纂修先朝实录记注起居管理六曹章奏、较内书文华殿展书诰勅撰文、前右春坊右谕德左庶子掌南京翰林院事、经筵讲官、通家乡眷生王铎顿首拜书丹”。

11、  清朝:清因明制,设翰林院。

12、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

13、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

14、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

15、1,皇帝的秘书、档案(史书)管理编写,外加负责人事考试的一些事宜。

16、古代研究读书的,相当于教育部和教育研究中2,科举中出类拔萃的文人集中起来,给他们点事情做,免得惹事端。

17、同时也是一个人才储备基地。

18、明代,“翰林之盛,前代绝无也”。

19、按品秩,翰林院不过是一个五品衙门,尚不如一个地方的府级单位,但其政治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绝不是其他同品级部门所能比肩或代替的,尤其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反映了明代政府对政治人才尤其是高层政治人才培植的高度重视和用心经营。

20、从制度上讲,明代翰林院是朝廷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咨议政事的职官机构,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

21、然而,自天顺朝以后,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奇怪现象。

22、这种现象足以说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过科举考试汇集优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层政治人物的输出之所。

23、中国古代以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

24、长官为掌院学士,属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统称翰林其实是古代的“博士后流动站”。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