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一中状元(开平一中)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开平一中状元,开平一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民国8年(1919年)着手筹办,当时开平县长李介丞带头捐毫银300元为开办费,并委派关隽、吴在民、谢作康到香港等地募捐,得到谭宣廷、黄汉光等港澳同胞的支持。
2、民国9年(1920年)春季正式招生开学,校舍暂设在赤坎镇鼎信祖祠,称“开平县立中学”。
3、首届招生100名,分甲乙两班。
4、首任校长李介丞,后因李介丞调职而委托关隽办理。
5、民国22年(1933年),学校成立建校委员会,筹建新校舍。
6、赤坎司徒教伦堂族人献出羊咩洲96亩作校舍用地,并捐建校费5万元(白银);赤坎关光裕堂捐建校款1.5万元;建校委员会又委派校长邵耀镛、教师司徒度前往东南亚一带向华侨募捐建校款港币4万元。
7、民国24年(1935年)末,完成首期工程,兴建了教学大楼(教伦堂纪念堂)和宿舍大楼(光裕堂纪念堂),民国25年(1936年)春,开平中学从关鼎信祖祠迁往新校舍上课。
8、民国29年(1940年),增办高中。
9、民国35年(1946年)改名为“开平县立第一中学”。
10、1949年10月,开平县人民政府接办了该校。
11、1960年,改称开平中学。
12、1961年,列为县的重点学校。
13、1968年改为赤坎公社中学。
14、1978年起恢复“开平县第一中学”校名。
15、1993年3月随开平撤县建市更名为开平市第一中学,同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
16、21世纪初,学校被开平市委、市政府推荐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
17、 1979年,华侨、港澳同胞捐集港币14万元,为学校添置了教学设备。
18、1982年,香港司徒濂石置业有限公司捐助港币50万元,新建了教学大楼,旅美华侨司徒伟捐助港币6万元,加上县拨款16万元,建成游泳池一个,更衣室2间,教师与学生宿舍楼一座。
19、1983年,港澳同胞捐助教学仪器价值1.65万元。
20、1984年,香港同胞谭和赠送影印机1台。
21、1985年,该校应届毕业生潘协庄以605分的成绩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系。
22、1986年,全校有132人考上各类大学,其中李奕概以602分的成绩考进清华大学。
23、1987年,关颖聪以654分的成绩,荣列全省理工科考试成绩第一,被清华大学录取。
24、为鼓励先进,旅美华侨谭广生捐资成立“开平 一中奖教奖学金”。
25、1987年县政府拨款27.6万元,兴建了初中教学大楼,建筑面积1290平方米。
26、1988年又拨款27.6万元,兴建了实验大楼,建筑面积898平方米,国内外校友捐款近50万元,兴建了“校友楼”,建筑面积1743平方米,用作图书馆、阅览室。
27、1992年,有教职工103人,学生1466人,其中高中生701人,初中生765人。
28、学校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其中课室24间,1840平方米,教工宿舍731平方米,学生宿舍4371平方米,实验室及其它建筑物1.04万平方米,有游泳池一个,面积2185平方米,教学设备价值10.7万元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