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参公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参公事业单位)

2022-10-03 23:20:37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参公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参公事业单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管理依据不同。

2、参公事业单位的人员尽管在事业编制序列,单却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即实行的是公务员管理制度。

3、一般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4、2、招录方式不同。

5、参公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必须遵守《公务员录用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6、一般事业单位的招录必须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一系列规定执行。

7、3、设立条件不同。

8、参公事业单位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第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9、一般事业单位的设立条件是满足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即可。

10、4、享有的资源待遇不同。

11、参公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近似于等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12、同时该参公事业单位比起一般事业单位,具备更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13、而一般事业单位在单位与国家机关之间进行交流是比较困难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

14、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参公事业单位、百度百科-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跟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在于:除了名义上该单位的性质还是属于事业外,其内部的人员编制、经费渠道、人员管理等,均与公务员类同。

15、一句话,所谓的“参公”,就是指该单位的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受《公务员法》调节。

16、  以参公事业单位为例:人员的工资不再以职称而晋升,而是以职级而晋升;原先的什么中级、副高或高级职称一经“参公”一律取消,只能以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的名义。

17、再有,如果工作需要,参公人员可以直接调动至政府机关工作,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其身份的“参公”。

18、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就是,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

19、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20、2、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完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进行公务员登记,包括所有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险,退休后的待遇,职务任免,升降,回避、辞退等全部和公务员一样进行。

21、 中央党群机关的很多单位,国务院系统,各省地县市,都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22、与公务员的主要区别:不是行政编制不是公务员,到了退休后按事业退休人员处理。

23、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区别:可以参加公务员交流、有非领导职务、和公务员一样仅扣两金。

24、   可见,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25、通过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省市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统一考试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一定是公务员吗?不是。

26、这两种考试兼招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前者称之为公务员,后者称之为机关工作人员。

27、国考招的事业编制有:国务院各监管委员会、专利局、统计系统各城调大队、海事局系统、各所、各监管站、各协会等社团组织,在国考上现在做的比较规范,大家在近年的国考职位表上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职位性质的分类,“中央部委”、“党的机构”、“各垂直系统”这些都是公务员,“社会团体”(各协会)、“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各监管委员会)、“其他单位”(海事系统及机关辅助职位)都是事业单位事业编制。

28、同样,在省级招考中,各中心、站、协会、省垂管基层分局、大队等都是事业单位,不同是有些是参公事业,有些是普通事业。

29、可见,参加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统一招考进入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不一定都是公务员。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