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导弹(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2022-10-01 09:05:19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导弹,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与“基洛夫”级相同,“斯维尔德洛夫”的设计依然体现了苏联海军对舰船适航性的重视。

2、“斯维尔德洛夫”采用长艏楼型舰体,艏楼长度约占舰体的2/3。

3、长艏楼是二战后大型水面舰艇较多采用的主舰体外型,其优点主要是提高了干舷并改善了耐波性;增加了上甲板下的舱室容积,便于布置大量电子设备和改善居住性;增加了舰艇的储备浮力及稳定性等。

4、采用直线型前倾首柱,舰艏有角度很小并略微外张的舷弧线,舰艉则采用了标准的巡洋舰尾,舰体向后逐渐收窄到小圆弧型,垂直剖面则呈半卵型,故而在风浪中的快速性和稳定性都更好。

5、新建成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标准/满载排水量14290/17970吨。

6、在武备和上层建筑的布置上,“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的舰艏是两座3联装152毫米舰炮。

7、上层建筑前有两座双联37毫米炮座。

8、舰桥后方是三脚主桅和直立式烟囱,它们与后三脚桅及后部烟囱之间是救生艇甲板。

9、两侧布置有6座双联装100毫米副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和两具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10、后甲板室上方布置有主炮火控雷达与6座37毫米高炮。

11、舰艉有两座三联装152毫米舰炮,其中3号炮塔的部分基座被包拢在尾甲板室中。

12、舰艉甲板下方是水雷库和布雷装置,布雷口设在水线以下。

13、“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有较为完善的装甲防护。

14、中部侧舷水线附近有100毫米装甲,水密舱壁装甲120毫米,司令塔侧面装甲厚130毫米,顶部装甲100毫米,底部装甲50毫米。

15、主炮炮塔正面装甲175毫米,侧面装甲50毫米,顶部装甲75毫米,炮塔基座装甲130毫米。

16、100毫米副炮炮塔基座装甲20毫米。

17、装甲总重量2910吨。

18、 “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装备12门B-38型152毫米57倍口径舰炮。

19、B-38型有双联装和三联装炮塔,“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装备的是MK-5比斯型三联装炮塔。

20、1-3号炮塔重250吨,4号炮塔重243吨。

21、火炮俯仰射界-5度至+45度,最大俯仰速度为12度/秒。

22、方向射界为1至3号炮塔为正负148度,4号炮塔为正负140度,最大水平旋转速度7度/秒。

23、B-38型火炮单门全重17.5吨,全长8.9米,发射速度6.5发/分钟,最大射程23.7公里,身管寿命450发。

24、“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的副炮为12门CW5-1型100毫米70倍口径舰炮,采用双联装炮塔,左右舷各布置3座。

25、CW5型主要用于防空作战,是苏联第一种带有全套火控系统的自动舰炮,主要用于舰载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对空作战,其核心是两部“防晒板”火控雷达,中心计算机负责处理目标数据,数据发送至各炮塔后再进一步解算,各炮塔上也有一部功能有限的SPN-500型火控雷达,如果中心计算机被摧毁或发生故障,各炮塔也能接受雷达数据后自行解算射击。

26、 “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在甲板两侧各安装了一具PAT-53-68比斯型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27、发射53-51型533毫米直航式鱼雷,用于反舰,鱼雷速度51节时射程4000米。

28、这些鱼雷性能较为落后,从1957年后,“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上的鱼雷发射管被陆续拆除。

29、该级巡洋舰的舰艉甲板下方是一个大型水雷储存库,在执行布雷任务时,“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可以一次布设多达108枚老式M-1908锚式触发水雷,也能投放苏联在二战后研制的各种水雷。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