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砚台的发源地(砚台的产地)

2022-09-18 13:55:10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砚台的发源地,砚台的产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端砚产自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

2、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3、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所有名坑都已逐渐“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如今只有洮砚还现存少量老坑石。

4、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绿端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

5、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闭塞、塌方和政府保护而封坑停采,而今流入市场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砚资源日渐减少,故老坑石所做砚台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

6、民间做工很多品味不高,甚至俗不可耐,即使有方难得的好石,被庸工俗手一雕,即为废品。

7、令人怜惜不己,虽爱其石,却实难收藏使用。

8、不少人孜孜以求,却难有佳遇,是为心结。

9、端砚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

10、端砚坑口众多,历史悠久。

11、但自2000年开始,所有坑口因禁采而停止开采。

12、端砚砚石主要有五个产地:端溪东侧斧柯山西麓一带,有老坑、坑仔、麻子坑、冚罗蕉、朝天岩羚羊峡北岸,与老坑一江之隔的白线岩北岭山一带,有宋坑、梅花坑小湘峡一带,绿端斧柯山东麓,沙浦镇一带,沙浦诸坑(又称“斧柯东”)扩展资料:端砚产自广东肇庆市,肇庆古称端州,所产的砚台因此叫“端砚”,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13、端砚历史悠久,有与端砚齐名的歙砚、易水砚,素来有“南端北易”之说。

14、端砚最早产于唐代武德年间(618年-626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

15、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

16、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17、端砚的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8、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19、参考资料:端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肇庆古代称为端州,端砚因而得名。

20、约始于唐代武德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21、它的砚石,品质优良、幼嫩、细腻、滋润,素有发墨不损毫、呵气研墨的特点。

22、它还有各种珍贵的石品、花式以及罕见的透明晶莹的石眼。

23、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东部和东南部与佛山市、江门市接壤,西南与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和贺州市交界,北部和东北部与清远市相邻。

24、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境域内设置的四会县,是广东省4个最早建制县之一。

25、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高要县;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端州;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为兴庆军, 重和元年(1118年)易名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

26、1988年1月设立地级市。

27、拓展资料: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28、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29、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

30、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

31、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32、端砚与徽墨、湖笔、宣纸并称“文房四宝”,在我国四大名砚中,端砚最为著名,它的石质坚实而润滑,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33、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古称端州)的烂柯山和北岭山一带,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当时的端砚无图案花纹装饰,十分简朴。

34、据说到了唐中叶时,一名老砚工路经端溪,看见有两只仙鹤落进溪水中再没有起来,他张网捞捕,捞起了一块石头,石中有鹤鸣声,他把石橇开,奇石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上面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35、后来砚工们纷纷仿制,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工艺品的开始。

36、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37、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

38、制造端砚,一般要经过采石。

39、选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

40、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致密坚实幼嫩、细腻,温润如玉的石质,独特而丰富多彩的石品花纹以及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而闻名于世。

41、并具有质柔而刚按之如小儿肌肤,摩之寂寂无声响,以及贮水不凅,呵气研墨、不损毫,发墨快等特点。

42、2004年10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端砚”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43、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44、端砚(duān yàn)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

45、端砚(duān yàn)坑口众多,历史悠久。

46、但自2000年开始,所有坑口因禁采而停止开采。

47、端砚砚石主要有五个产地:端溪东侧斧柯山西麓一带,有老坑、坑仔、麻子坑、冚罗蕉、朝天岩等。

48、2、羚羊峡北岸,与老坑一江之隔的白线岩等。

49、3、北岭山一带,有宋坑、梅花坑。

50、4、小湘峡一带,绿端。

51、5、斧柯山东麓,沙浦镇一带,沙浦诸坑(又称“斧柯东”)。

52、古时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名贵。

53、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

54、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

55、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56、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所有名坑都已逐渐“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如今只有洮砚还现存少量老坑石。

57、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绿端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

58、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闭塞、塌方和政府保护而封坑停采,而今流入市场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砚资源日渐减少,故老坑石所做砚台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

59、民间做工很多品味不高,甚至俗不可耐,即使有方难得的好石,被庸工俗手一雕,即为废品。

60、令人怜惜不己,虽爱其石,却实难收藏使用。

61、不少人孜孜以求,却难有佳遇,是为心结。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