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原理及使用方法(阴极保护原理)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阴极保护原理及使用方法,阴极保护原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理是向被腐蚀金属结构物表面施加一个外加电流,被保护结构物成为阴极,从而使得金属腐蚀发生的电子迁移得到抑制,避免或减弱腐蚀的发生。
2、金属—电解质溶解腐蚀体系受到阴极极化时,电位负移,金属阳极氧化反应过电位ηa 减小,反应速度减小,因而金属腐蚀速度减小,称为阴极保护效应。
3、利用阴极保护效应减轻金属设备腐蚀的防护方法叫做阴极保护 。
4、由外电路向金属通入电子,以供去极化剂还原反应所需。
5、从而使金属氧化反应(失电子反应)受到抑制。
6、当金属氧化反应速度降低到零时,金属表面只发生去极化剂阴极反应。
7、扩展资料:阴极保护使用的场合较多,它通常由一个电源变压器和一个桥型整流器组成。
8、阴极保护的电压是可以调节的,使用的电源负荷较大。
9、它把交流220 V电源通过变压器和整流电路变成直流。
10、将负电极接至金属外皮,正电极接地,确保线缆外皮对地保持适当的负电位,这样线缆的金属外皮就不容易受到腐蚀了。
11、阴极保护设备如果不用交流电,也可以用直流电池供电。
12、阴极保护准则:为了便于实际应用,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判断结构是否得到充分保护得判断准则。
13、NACE RP 0169 建议“在通电的情况下,埋地钢铁结构最小保护电位为-0.85V CSE或更负。
14、在有硫酸盐还原菌存在的情况下,最小保护电位为-0.95V CSE,该电位不含土壤中电压降(IR降)”。
15、实际测量时,应根据瞬时断电电位进行判断。
16、目前流行的通电电位测量方法简便易行,但对测量中IR降的含量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17、其后果是很多认为阴极保护良好的管道发生腐蚀穿孔。
18、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
19、如:某气田南干线,认为阴极保护良好,但实际内检测发现腐蚀深度在壁厚的10-19% 的点多达410处; 个别位置的点蚀深度达到50%。
20、 进行断电电位测量发现,很多点保护电位(断电电位)没有达到-0.85V CSE。
21、有效的方法是实际测量几点的IR降,保护电位按0.85 + IR 降来确定。
22、IR 降可以通过通电电位减去瞬时断电电位来获得,也可以用瞬时通电电位减去结构自然电位来获得。
23、瞬时断电电位与自然电位电位之差不得小于100mV。
24、在有些情况下,在断开电源0.2-0.5秒内测量断电电位,待结构去极化后(24 或48 小时后)再测量结构电位(自然电位),其差值应不小于 100mV。
25、也可以用通电电位(极化后)减去瞬时通电电位来计算极化电位。
26、最大保护电位的限制应根据覆盖层及环境确定,以不损坏覆盖层的粘结力为准,一般瞬时断电电位不得低于-1.10V CSE。
27、由于受旧规范的影响,很多人还认为阴极保护最大电位不能低于-1.5V CSE。
28、事实上这种观念使错误的,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29、判断阴极保护电位是否过大应以断电电位为判断基础,只要断电电位不低于-1.1V CSE(西欧为-1.15V CSE),通电电位再大也没有关系。
3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极保护原理是向被腐蚀金属结构物表面施加一个外加电流,被保护结构物成为阴极,从而使得金属腐蚀发生的电子迁移得到抑制,避免或减弱腐蚀的发生。
31、金属—电解质溶解腐蚀体系受到阴极极化时,电位负移,金属阳极氧化反应过电位ηa 减小,反应速度减小,因而金属腐蚀速度减小,称为阴极保护效应。
32、利用阴极保护效应减轻金属设备腐蚀的防护方法叫做阴极保护 。
33、由外电路向金属通入电子,以供去极化剂还原反应所需,从而使金属氧化反应(失电子反应)受到抑制。
34、当金属氧化反应速度降低到零时,金属表面只发生去极化剂阴极反应。
35、扩展资料:阴极保护使用的场合较多,它通常由一个电源变压器和一个桥型整流器组成。
36、阴极保护的电压是可以调节的,使用的电源负荷较大。
37、它把交流220 V电源通过变压器和整流电路变成直流,将负电极接至金属外皮,正电极接地,确保线缆外皮对地保持适当的负电位,这样线缆的金属外皮就不容易受到腐蚀了。
38、阴极保护设备如果不用交流电,也可以用直流电池供电。
39、但注意阴极设备应安装在线缆外皮平均正电位最高的地点。
40、在不同种类的工业装置区域内能够利用区域阴极保护来克服这种腐蚀危险,所用方法类似于局部阴极保护的方法。
41、受保护的区域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说管道与连接的和分支的管道之间是没有电绝缘的。
4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阴极保护首先明确防腐阴极保护是什么意思:即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又称牺牲阳极保护法。
43、是一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44、具体方法为:将氧化性较强的金属作为保护极,与被保护金属相连构成原电池,还原性较强的金属将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被保护的金属作为正极就可以避免腐蚀。
45、因这种方法牺牲了阳极保护了阴极,因而叫做牺牲阳极保护法。
46、实质:这种保护法的实质就是够构成一个原电池,保证原电池在电解质溶液中正常工作,这样负极就会发生失电子,而正极只是作为电极,并不参加反应,因此会得到保护。
47、就是牺牲阳极,保护阴极。
48、比如地下铺设的煤气管道,其表面热镀锌。
49、管道的材质为铁,在地下发生腐蚀时,大多以电化学腐蚀为主,且往往是点腐蚀,极易造成穿孔破损。
50、为了在设计使用寿命期间避免发生管道破裂事故发生,钢管的外面要热镀锌,锌镀层作为牺牲性阳极,保护钢管不受腐蚀。
51、由于锌比铁更活泼,当发生腐蚀时,锌首先发生反应,钢管不发生变化。
52、其保护原理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如下(以酸性土壤为例): 阳极:Zn-2e→[Zn++] 阴极:[H+]+2e→H2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是将电位更负的金属与被保护的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使该金属上的电子转移到被保护金属上去,使整个保护金属处于一个较负的相同的电位下,该方式简便易行,不需要外加电源,很少产生腐蚀干扰,广泛应用于保护小型(电流小于1安培)或处于低土壤电阻率的环境下(土壤电阻率小于100欧姆.米)的金属结构,如城市管网、小型储罐等。
53、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是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迫使电流从土壤流向被保护金属,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低于周围环境。
54、该方式主要用于保护大型或处于高土壤电阻率土壤中的金属结构,如:长输埋地管道,大型罐群等就是牺牲阳极,保护阴极。
55、比如地下铺设的煤气管道,其表面热镀锌。
56、管道的材质为铁,在地下发生腐蚀时,大多以电化学腐蚀为主,且往往是点腐蚀,极易造成穿孔破损。
57、为了在设计使用寿命期间避免发生管道破裂事故发生,钢管的外面要热镀锌,锌镀层作为牺牲性阳极,保护钢管不受腐蚀。
58、由于锌比铁更活泼,当发生腐蚀时,锌首先发生反应,钢管不发生变化。
59、其保护原理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如下(以酸性土壤为例): 阳极:Zn-2e→[Zn++] 阴极:[H+]+2e→H2。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