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行业动态 >

华中科技大学又一次给出了耀眼的成绩 位列全国第2

导读 全国第二! 202项获奖总数 总成绩95 32分 在这份榜单上 华中大又一次给出了耀眼的成绩 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高校创

全国第二!

202项获奖总数

总成绩95.32分

在这份榜单上

华中大又一次给出了耀眼的成绩

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在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榜单中,华中科技大学以202项获奖总数、总成绩95.32分,位列全国第2。

自2017年12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专家工作组在杭州发布2012-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以来,我国高校竞赛第三方评估拉开序幕。全国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榜单每年发布一次,是我国第一个专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成果的排行榜,本轮竞赛评估继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引导性,可操作性,分类和成果导向原则,秉承“质量为本、谨慎推进”的思路,从获奖贡献、组织贡献和研究贡献三个方面竞赛数据进行排行。榜单同时对参评竞赛进行了动态调整,新增12项竞赛纳入排行榜。

大学生竞赛是高等院校科研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华中大学子取得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学校数十年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探索。

为贯彻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华中大秉承实践育人的理念,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使创新创业教育步入良性发展。

一、学校高度重视,强化顶层设计

深化教学改革,聚优育人资源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初心、担使命,不断追求卓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校党委书记邵新宇说:“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

学校一直致力于集聚优质育人资源,增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获得感。将办学优势转化为学生的最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等育人环节,鼓励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本科生培养全过程,促进高水平研究基地向本科生无门槛开放。加大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拓展与业界的合作,营造丰富多元的育人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学校狠抓落实采取新举措,理顺竞赛管理体系,明确责权范围。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竞赛管理机制,教务处统一领导学科竞赛工作,各个院(系)具体牵头实施,有关部门和院(系)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竞赛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根据竞赛的主办部门、参赛高校情况及规模、竞赛影响力等因素,将全校各级各类竞赛进行分类管理和奖励;三,每项竞赛均指定一个单位(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工作,做到每项竞赛都有具体负责人、每项竞赛有详细的组织方案、每项竞赛均发布校级通知。各项竞赛从时间推进到教师配备,从培养计划到经费预算,都为参赛者做好前期准备和后勤保障,让学生放手做、大胆做、好好做。

纳入重点工作,推进奖励方案

为进一步鼓励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学校正在积极推进《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创业竞赛奖励暂行办法》,从学生、指导教师和学院三个层面建立全方位的奖励机制,努力做到让学生勇于参加竞赛而无顾虑、让老师乐于参加竞赛而无压力、让学院积极筹备竞赛而有动力。

二、院系狠抓落实,师生共写华章

全力投入的广大院系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创新创业体系。机械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竞赛活动的开展,以各类竞赛为抓手,确立了“教与学”、“学与用”、“理论与实践”三个统一的教育理念,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课内课外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根据学习过程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以期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有效性等四个维度得到系统的培养和锻炼。学院成立了机械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帮助指导本科生的各类竞赛活动, 2019年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第十二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鼓励投身双创育人,推动人才培养变革。生命学院不局限于在各类竞赛上获奖本身,而是积极探索将优质科创成果转化为办学实力和育人基础,鼓励积极教师投身创新创业育人,将成果写在三尺讲台和祖国大地。“互联网+”大赛金奖指导教师全数字PET发明人谢庆国教授参赛后的第二天便站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班级讲台,为学生现场讲授产业链发展和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国家双万计划教学名师余龙江教授指导的团队,连续两年参加“互联网+”大赛红色青年筑梦之旅赛道并斩获1金1银的高质量竞赛奖项。竞赛项目负责人白云曾谈到:“看到这些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能够真正为偏远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带来产业振兴和经济复苏,这更坚定了我们立志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决心。”

高度重视双创教育,多措并举成效显著。电气学院充分利用创新创业大赛这一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双创教育,从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改革到召开双创动员大会,从激励政策到资金扶持,从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到动员导师加大参与和指导程度,学院多措并举,努力激发全民参与大创的热情,确保双创教育不断取得新突破,立德树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竞赛教学有机结合,教学竞赛双双丰收。材料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学强赛,将课内教学与竞赛指导相结合,既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学习体系,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教学和竞赛双丰收。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是铸造专业国家级的权威赛事,材料学院已连续组队参赛10年。在2019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中取得2个一等奖、5个二三等奖的历史最好成绩,并获得优秀组织单位。一等奖获得者赵茁说:“学院有着很好的科创氛围,竞赛题目一公布,大家都踊跃组队参加。学院为每支参赛队伍都配备了专业教师进行全过程指导,也安排往届优秀参赛者跟组指导。备赛历时八个月,作品经过校内选拔、反复打磨、不断改进,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坚持贯彻“三个导向”,促进科研创新培养。管理学院一是以激励为导向,强化创新竞赛奖励政策。二是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学院要求每个专业结合专业特点,确定至少一项重要赛事引导学生参加,促进对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三是以研究为导向,建立导师、学生1+1科研支撑体系,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开展课题,三年级本科生50%以上参与导师科研、大创项目,鼓励研究成果向竞赛、论文等转化,取得了较好成效。

改革医学实践教学,推动培养模式创新。公共卫生学院积极组织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第一临床学院和本院的优秀教师开展多种培训,注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切实推进学院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斩获了2019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决赛唯一特等奖。药学院持续加强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推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立了竞赛题库并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取得了第六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中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的好成绩。

数学学院吴洁教授是学校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大学生数学竞赛两大赛事的总负责人。“那时我们手上一点资料都没有。无路可走,那就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参阅可能找到的国内外竞赛题、考研题,然后再一道道总结分类。我们学校数学竞赛的基础就是这样搭建起来的。”回忆起2009年刚刚开始带队参加竞赛之时,她曾如是感慨。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吴洁与她的同事们就这样开辟出了一条通过竞赛培养优秀人才之路。201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校学子获了4个国家一等奖(湖北省高校第一)。由2017级本科生彭鹏、刘诗怡和张昕组成的参赛队,还获得了本科组MATLAB全国唯一创新奖。这也是我校在2017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首次获得本科组高教杯后,再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的一项重大奖项。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何顶新教授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负责人,负责总体协调和管理学院的7个大学生双创和竞赛团队。2019年在他的指导下,我校五支参赛队均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最高奖),这是我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培养杰出人才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完善的人格;需要课内课外协同发展,需要教师的全情投入,需要用艰辛的过程来磨砺学生。”在何顶新看来,通过参与竞赛,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精益求精的认真精神,敢于担当的团队精神和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特别适合培养学生忘我的拼搏精神、崇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光电信息学院邹志革副教授是集成电路专业本科生“全员参赛”倡导者、组织者。邹志革认为,“全员参赛”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全国的知名公司和专家出题,提供入门培训和技术指导,提供开发板和免费流片机会,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答辩评比,这一切是传统实践教学无法达到的。同学们和全国的学生互相比拼着学习,开阔了视野,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参赛选手潘钦竞对此深有体会:“这次的比赛经历以及积累的知识能力,让我在毕设过程中,相对其他同学能更加快速的进入角色,展开相关工作。因此,我认为学校要求集成电路专业同学全员参赛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光电学子表现优异,获得紫光展锐杯全国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及优秀奖12项,邹志革本人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电信学院《智能硬件系统设计》课题组将本科教学、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融合,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将课程建设与RoboMaster竞赛相融合,按照挑战性课程模式建设,面向多学科交叉的智能驾驶主题,使学生完成机械、电路、嵌软、视觉等不同领域的10个分解实验与系统集成,学习掌握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自动泊车功能。该课程2018年面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5级本科生开设,2019年8个专业的学子共同选择了这门课程作为启明公选课。课后来自电信学院数理提高班的学子刘恺欣激动地说:“为期几个月的实验终于圆满结束,期间掌握了很多知识3D打印、KEIL、PID、Linux、计算机视觉,我们把学到的东西进行整合,最终完成了小车的自动泊车!接触到了很多前沿,很棒的体验!”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全国高校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科创竞赛之一。2019年我校能源学院参赛本科生勇夺全国特等奖,这与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形成的良好科研创新文化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能源学院学子郭子奇的座右铭是: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他在赛后感言:“从一入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和身边的同学就有机会走进实验室、课题组、创新团队,感受到学校浓厚的学习和科创教育。2019年夏天,我作为队长带领团队征战节能减排大赛,在学院教师团队的指导下,不断打磨完善项目,最终进入国赛。备战国赛期间有队友出国交流,为了不拖累进度,我选择白天做装置做实验,晚上顶着时差跟国外队员对接工作,两周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这次实践经历真正开启了我的科创之途。”

2019年由新闻学院邓秀军老师指导,新闻学院冯紫薇、郑玺、王子琪三位学子创作的DV影片《听海呼吸的人》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组一等奖。

三位获奖学子感言:“大半年的拍摄时间里,我们学到绝不仅仅是拍片子。课堂上理论知识学得再多,好的影片看得再多,都不如一次切身参与的拍摄和制作更让人明了。我们必须承认,在这段经历中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与队友的合作中,我们真的进步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急速成长的过程。再一次回顾来时的路,也许这会是我门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所有的甘与苦都只有自己能感知到,但是每一次的拔节成长都明晰可见。我们也愈发坚信,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

在土木学院力学系老师们的辛勤指导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三大基础课程被华中大学子玩出了花样,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我校分别获得1项特等奖,4项一等奖和4项二等奖。

土木学院学子吴楚畋感言:“周培源力学竞赛是我2019年精彩的一笔。在这次竞赛中,系里老师给予了莫大帮助,春风化雨、雪中送炭。他们量体裁衣地讲授课程,慷慨地提供设备和场地,无私地付出时间和心血。大学之大,不在大楼,在大师。正是因为有这些卓越的大师,华中大才能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地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三、双百助力双创,同心再铸辉煌

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抓好教育教学重点环节,在学校刚出台的《华中科技大学关于加快实施一流本科教育改革与建设工程的意见》(简称本科教育50条)中,校党委副书记马建辉特别提出实施创新创业“双向百分百”计划。

华中大特色:什么是“双向百分百”

学校一直致力于探索实施创新创业实践和科研训练“双向百分百”计划,发挥科研育人的重要作用,把科研性教学纳入教学体系。全面开展科研训练,推动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鼓励教师指导学子参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培育学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目前,学校已形成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四级创新项目培养体系,2019年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近2000个,参与学子5692人次,覆盖面达年招生学生数的80% 。

玩转创新创业教育:你敢不敢挑战?

学校不断建立完善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优化特色鲜明、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和育人体系,完善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有利于学子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教学改革,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允许学子休学创业,合理设置学分和课程,开展“竞赛+课堂”特色教学活动……

“创新创业百分百”HUSTer养成记

创新创业实践,是每一位华中大学子的共同记忆。为“养成”每一位“创新创业百分百”HUSTer,学校一方面建立需求导向、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建设开放协同、依次递进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了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文化和资源共享空间一体化的校园创客空间,面积近27000平米;与湖北省青创中心等建设合作场地约60万平米;与地方政府共建13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同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完善“创新实践-创业预孵化-校内孵化-校外孵化”四级跳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在大学生科技园设立5000余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专区。

一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作为一所有着良好创新创业传统和文化的高校,学校始终秉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落脚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创新创业现象倍受社会赞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育人成就。校长李元元号召广大华中大学子:“圆梦新时代,奋斗谱新篇!”新时代的华中大将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创新教育理念和实践,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资源保障,注重工作成效,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创新引领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新名片!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