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诗五首 诗歌:咏菊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咏菊诗五首,诗歌:咏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诗歌:咏菊1
一夜秋风
一夜寒
一夜黄叶
一夜秋
百花隐退
一花生
清秋扬鞭
马蹄疾
野外路旁行芳径
独见黄花为主开
下马摘一朵
回家问贤妻
做人犹如菊
傲霜独自立
牧童晚归
一弯秋水
一弯渠
渠旁两岸
牧童真淘气
玩牛角
骑牛背
牧笛吹奏
牧牛曲
晚霞流返在牧场
听着牧笛
胜似仙曲
留下余辉
拖着长长的影子
映红了天边
映红了曲曲弯弯的渠水
映红了牧童晚归的笑脸
诗歌:咏菊2
忆菊
霜风醒梦又成思,篱下高吟欲醉时。
半盏清醪同月对,一怀愁绪几人知。
白衣望影寒云远,碧水摇空夕日迟。
惊念黄花三载别,茫茫浪海岂能期。
访菊
九日因君携酒游,清霜不解每淹留。
多香秀木新成梦,一色寒篱强为秋。
娇蕊含情情郁郁,柔丝着意意悠悠。
吾今漫与冰心醉,岂憾殊乡搔白头。
种菊
春日花锄重觅来,因情设垄傍篱栽。
多教玉蕊寻阳向,为使霜天对客开。
小院能邀方满月,幽人如聚自深杯。
细培松土犹频护,唯恐香魂沾俗埃。
对菊
篱畔风摇满眼金,囊羞狂客更杯深。
休嗤冷石清寒卧,应听冰心富足吟。
着意凭空书怪事,无弦犹自醉仙音。
霜情同沐神魂共,谁笑黄花只寸阴。
供菊
谁是凡尘知己俦,净枝真似雅人幽。
清吟声动清风夜,白发丝飘白露秋。
堪引玉杯成一饮,犹能霜路结同游。
堂前莫笑仍为客,已梦乡篱解滞留。
咏菊
惯倚疏篱霜任侵,陶翁千载是知音。
深杯堪引花前醉,哑石能弹弦外吟。
身世清寒香远蝶,时风摇落月明心。
东君不入群芳谱,反使高情贯古今。
画菊
淡抹疏篱风可狂,只花无蝶费思量。
长毫细写杯中影,拙手漫涂枝上霜。
当校世情看玉质,任教月色证清香。
白衣酒使应浓墨,如醒谁能卧艳阳。
问菊
偏倚清寒问岂知,惯将身世寄疏篱。
冰心远蝶香趋淡,隐意如兰梦总迟。
爱雅霜前当独赏,无尘月下每沉思。
今逢盛世群芳竞,花季明春可入时?
簪菊
佳日焉能被俗忙,约秋不用着浓妆。
清风碧水亲何兴,白鬓黄花插便狂。
应谢江山多美景,岂忧道路有寒霜。
三枝两朵人休笑,放达常依无忌旁。
菊影
竹篱摇曳梦魂重,时没瑶池水雾中。
相视霜前神恍惚,如闻檐下玉玲珑。
清风数扫寻还有,怜意频生念即空。
移上凉阶何忍踏,通宵醉眼任朦胧。
菊梦
素月盈窗霜气清,香魂叩枕未分明。
有醪知赴陶翁约,无我犹疑庄蝶盟。
醉卧竹篱闻雁语,醒邀风笛共蛩鸣。
扶杯正笑苍头帽,谁叹浮云老柳情。
残菊
花萎霜寒枝侧欹,清杯难与再倾时。
惟留客梦香频见,更忆蟾光襟独披。
此别焉教魂去远,明秋莫再醉归迟。
群芳任作浓情约,不忘篱前共入思。
诗歌:咏菊3
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忆菊》、怡红公子的《访菊》和《种菊》,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供菊》之后,由潇湘妃子林黛玉写出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林黛玉可谓是囊括金、银、铜牌。“ 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潇湘妃子咏菊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象神魔附体似的,使得她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欲罢不能。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静坐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诗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真实情感。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不仅如此,还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潇湘妃子仅此一联就可足以技压群芳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可见,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接着,笔锋一转,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又回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绪之中:借颂扬菊花来抒发我愁怨的诗篇,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
在这首诗中,直接写到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意在诗外,功夫在诗外。这才是诗词创作中的佳品。在这里,不能不回顾曹雪芹自题《红楼梦》的一首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绝句与林妹妹的这首诗,无论从语气上还是内容上,是何等的相似!这是巧合,还是曹雪芹故意为之,谁能读得懂?林黛玉的《咏菊》及其它诗词又有谁能读得懂它的真正含义?洋洋百余万言的《红楼梦》,两百余年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又有谁能真正地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会承认,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只有林妹妹的品质与菊花最为相符。在评选过程中,包括社长李纨在内的众姐妹们交口称赞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本也不错。因为这一联体现了林黛玉的才气与潇洒。但是,细细品来,窃以为末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长!
余不禁叹曰:千行妃子悲凄泪,一块石头说到今!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
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林黛玉出生在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清贵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和封建礼教的教育,由于家庭的熏陶和不幸遭遇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林黛玉有着较好的文化素质和封建道德的修养,为她打下了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思想基础。她酷爱写诗,兴趣浓厚,以诗为乐,借诗抒怀。她经常挂霜披露,陪星伴月,吟诗填词,有时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弥补空虚的心灵。她的愁苦无人理解和倾诉,只有寄予诗中,加以宣泄。
林黛玉少年就失去了父母,她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对她的性格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使她养成了多愁善感,孤独忧寞,傲世妒恶的性格,成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曹公安排的菊花诗,也正符合她的这一性格特点。
林黛玉十分喜爱菊花,喜欢菊花的情怀,喜欢菊花的高洁,喜欢菊花的孤寞,喜菊花的傲世,喜欢菊花的清香,喜欢菊花的淡雅。她把菊花作为自己挚友,经常与菊花轻轻地诉说心中的积郁、哀怨。有时她也在赏菊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但是,只不过是梦中的期盼。
曹公的这些诗篇,进一步突出了林黛玉这个孤苦伶仃、寄人篱下而又孤标傲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与那些市侩之人为伍的贵族少女的艺术形象和处世心态。林黛玉不满封建礼教的重压和奴役,但又只身单薄,无力反抗,遂与宝玉成为志同道合的一对情人。曹公安排她的诗,风格别致而又满含哀怨,极其符合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其中,《咏菊》、《问菊》、《菊梦》,都非常有代表性。这些清丽而带有明显个性的诗句,就是在前人的咏菊诗里也是不多见的。对刻画林黛玉这个悲情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