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教育要闻 >

深圳罗湖区教科院教研员陈丽斌驻村扶贫记

导读 文章来源:教育新闻网不串门、不聚集,尽量不外出,出门必须戴口罩……每当这略带沙哑的女声传来,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新酉村的村民们就知道

文章来源:教育新闻网

“不串门、不聚集,尽量不外出,出门必须戴口罩……”每当这略带沙哑的女声传来,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新酉村的村民们就知道,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深圳罗湖区教科院教研员陈丽斌又来做防疫宣传了。

新酉村是广东省贫困户最多的一个村。惦记着村里的防疫工作,正月初三,还在休假中的陈丽斌就驱车4个小时从深圳赶回了新酉村。

张贴防疫宣传画、为村民测量体温、走访了解居家隔离人员身体状况、填写防疫台账……深夜躺在床上,身体休息了,陈丽斌的大脑还不得歇,白天的工作有没有漏洞?第二天的工作如何安排、如何改进?在防疫一线,50岁的陈丽斌这样“连轴转”了30多天。

披散着头发、穿着灰色外衣、脖子上随意围条围巾……陈丽斌有些不好意思给人看自己在防疫一线的照片,“一忙起来也顾不上打扮”。

在身边人眼里,驻村前的陈丽斌,身上一直打着“时尚”的标签——摇曳着裙摆、踩着纤细的高跟鞋,时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些“品茗”“秀美食”的图片。

2019年,陈丽斌主动请缨来到新酉村驻村扶贫。“你可想清楚了,这不是轻松的事。”此前在新酉村扶贫的吴淞明和蔡汉耿劝她。

陈丽斌家人和同事也感到疑惑:“你年纪也不小了,何必要去吃这个苦?”问的人多了,陈丽斌以《答所有问我为何来扶贫驻村的人们》为题写了一篇文章,文中写道:“并非不喜欢舒适安逸的活法,只是内心深处总有另一个声音在呼唤。既然时代有这样的需求,那我就选择背负这种使命。带上情怀,无问东西,足矣!”

就这样,陈丽斌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新酉村。让大家都有点吃惊的是,那个在讲台上娓娓道来的陈老师,在驻村工作中也充满了韧劲儿。“认定了的、正确的事,我一定要干好。”陈丽斌说。

刚来新酉村,陈丽斌就注意到,村口的路上堆着大量垃圾,污水横流苍蝇乱飞。村口明明有垃圾池,为什么要丢在路上呢?“这是村民的老习惯了,改不过来的,说句玩笑话,这堆垃圾也算有历史了。”村干部告诉她。

初来乍到的陈丽斌,和这堆垃圾较上了劲儿。

只扩大卫生宣传没有用?先清理干净垃圾然后把地围起来。接下来还有人往里面丢垃圾?雇来村里的老人,每天守在附近……

“大概一个星期后,垃圾堆就逐渐消失了。现在,那块地方干干净净。”陈丽斌说,“可能这件事并不起眼,但做成这件事我特别欣慰。扶贫要扶志,这关系到村民的精神面貌,不是小事。”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留下的很多工作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其中危房改造称得上是“老大难”。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陈丽斌走访贫困户近千次,工作最难做的几户,她连着走访了20多次。因为说话太多,陈丽斌患上了严重的咽喉炎;因为经常蹚水走路,得了甲沟炎。去诊所拔掉两个趾甲后,第二天她又拖着渗血的脚开始了走访。总在户外工作,陈丽斌的皮肤变黑了,也粗糙了。

一番努力下,2020年春节前夕,村里最后一户搬家的贫困户终于住进了宽敞安全的房子。

新酉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驻村扶贫一年多,陈丽斌不仅利用空闲时间指导当地教师,还多次组织教师们前往深圳参观学习。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新酉小学教学楼每层都建起了开放式图书角,学生可以随时在这里写作业、阅读。

扶贫要扶智,也要扶志。村里“85后”温妙雄,从小没有父母照顾,寄住在别人家,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陈丽斌经常同他闲聊谈心,鼓励开导他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现在,曾经沉默寡言、居无定所的温妙雄,常常主动和陈丽斌分享自己的人生规划:“好好打工赚钱,回来盖座新房。”

正月初十,得知打工的工厂要加班生产消毒水,温妙雄返回广州复工。在朋友圈里,他发了一张自己上班后的照片,配文写道:“我们也在支援武汉。武汉加油!加油!”

“看到这个曾经迷茫的青年变得乐观,开始积极回馈社会,我感到特别欣慰。”陈丽斌说。

刚来到新酉村时,当地村民并不看好陈丽斌能干成事,不少人还当面称她为“妈人”,这在当地方言中是女人的意思。“我来之前,二十几个村干部里,只有一个女干部。大家怀疑我,我就用行动让他们认可。”陈丽斌说。

如今,在新酉村,见着陈丽斌,年龄小的村民称她一声“斌姐”;上了年纪不会讲普通话的老人,则一边对她竖着大拇指,一边邀她进屋“呷杯茶”(喝茶)。

“直把他乡变故乡。”陈丽斌此前写下的诗作《致扶友》有这样一句话。被朋友们笑称对扶贫“入戏”太深的她说,自己只不过是把驻村扶贫的选择当成了必达的使命,“把他乡当成了吾乡”。

《教育报》2020年05月07日第3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