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说多一手准备就会多一点希望
如果没有这场突然袭来的,按照年前的找工作计划,王悦现在应该刚刚参加完广州一家传媒集团的第二轮面试。可不久前,她接到对方的通知,“面试推迟举行,目前还不能确定时间”。
王悦是武汉一所985高校新闻学院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去年秋季招聘开始后,她就给十几家企事业单位投去了简历,“受影响,可能招聘单位的流程滞缓,目前只有两三家反馈”。
至今还阻隔在湖北随州老家的王悦,正在复习备考省选调生和公务员考试,“多一手准备,就会多一点希望”。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
连日来,记者在武汉多家高校采访,倾听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心声。
“过完年,招聘需求缩水了。”这是陈伟最直观的感受。
他是武汉市一所211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家在河北沧州。去年年底结束研究生考试后,他做了两手准备,应聘上山东青岛的一家国企岗位。由于时间较为充裕,目前,在写毕业论文之余,陈伟在线上协助学校就业处老师负责就业信息员工作。
陈伟注意到,往年这个时候,正值春季招聘,不少企事业单位会联系就业处,在学校就业官网上发布相关招聘信息。“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期间就业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减少了一半”。
而不少定于春季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也因为不得不取消,无形之中加剧了“校园招聘空中双选会”的竞争。
线上招聘还未正式启动前,武汉一所理工类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级研究生李昆就一直盯着网上各种渠道的招聘信息,每天刷一遍企业官方网站、招聘软件,记录线上双选会的时间节点。
李昆说,去年秋招时,不少跟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岗位尚有空缺。可今年3月以来,他发现与专业对口的岗位招聘人数明显下降。
放寒假前,李昆就在学校收集完了毕业论文所需的实验数据。目前,在河南信阳老家,他一边整理资料写论文,一边在线上找工作。他投了近10家公司,大多都是安全管理员、建筑单位的安全员、设计院的研究员等职位。投完简历,基本上在两天内就会有人联系他,其中近一半收到了面试通知。“自己的专业找工作并不难,但找到心仪的还是比较有难度。”
眼瞅春招进行了一半,心仪的工作还未找到,李昆的压力骤然增加。为了做足准备,有空时他就将之前做过的几个科研项目进行回顾,打开手机摄像头,模拟视频面试问题,“还是希望工作岗位多一些,自己能够顺利地找到一份比较心仪的工作”。